第230章 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动物一旦发狂,人们手中无枪,很难阻挡它们的攻击。

    就在这时,野马的眼睛变得通红,充满了愤怒和野性。几条狗的狂吠声彻底激怒了它,让它失去了理智。它开始疯狂地横冲直撞,故意攻击人类。

    几个牧民们此刻惊恐万分,别说套马了,心中只想着如何保命。面对如此凶猛的野马,吓唬它显然已无济于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迅速躲闪。

    然而,当李安看到有人从家中拿出角弓时,心中不禁一紧。他立刻意识到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如果这些人用弓箭射击野马,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它。

    而李安深知自己需要一匹优秀的马匹,眼前这匹野马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朝那些人走去,心想决不能让他们伤害到这匹马。

    毕竟,这可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宝贝,必须要好好对待。

    在遥远的古代,一匹如此卓越的战马其价值堪称千金之贵。

    这其中的缘由,乃是因为在广袤的华夏中原地域,适宜养马的地方寥寥无几。即便是勉强能够养殖马匹,但中原马匹的基因与高海拔草原地区的马匹基因相较而言,可谓是天壤之别、相形见绌。

    高海拔地区的马匹,浑身上下皆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每一个部位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在这片神奇而神秘的高海拔土地上繁衍出的马匹,首先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耐力。它们犹如钢铁般坚韧的身躯,让它们在长途跋涉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它们如同风一般轻盈的步伐,使得它们在艰难险阻面前毫不畏惧。这种耐力,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它们高贵的品质之中,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中原的战马,浑身披甲之后再载人,负重量极大,一天最多只能行走几十里路,而且必须要走走停停,否则无法长时间坚持下去。

    然而,高原马匹却与众不同,尤其是来自高原地区的马,如果将其带到中原这种氧气含量充足的地方,即使处于负重状态,它们每天仍能够行走上百里的路程。

    这一差异使得高原马匹在长途跋涉和持久战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高原地区的马,它跑得更快。

    在广袤无垠的中原地区,那里水草丰茂、气候宜人,马儿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它们的天敌寥寥无几,这种安逸的环境使得马儿天生就带有一种惰性,性格慵懒,不愿意多动弹。然而,在这片高海拔地区的大草原上,情况却大不相同。这里的养马方式基本都是开放式的,让马儿自由地在草原上驰骋。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野生动物繁多,生存竞争异常残酷和激烈。

    在这片草原上,马儿们面临着众多天敌的威胁,如狡猾的野狼、凶猛的豹子、敏捷的猞猁以及力大无穷的熊。这些野生动物都对马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它们聪明而奸诈,善于偷袭,每年都有许多马儿惨死于它们的利爪之下。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马儿,必须具备高度的敏锐性和强壮的体魄。只有如此,它们才能在面对天敌时迅速察觉并逃脱危险。那些不够敏锐或身体虚弱的马儿,很容易成为野兽的盘中餐。

    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马儿自然变得越发强壮和机敏。

    而野马,相比起这里牧民们饲养的马儿来说,就要更厉害一个层次了。

    毕竟它们具有天然的野性。

    在以前江湖中留下过名号的马儿,基本上都是来自高海拔草原的马儿,而且都是以野马居多。

    例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所说的那匹赤兔马,就是正儿八经的高原野马后来被驯服的,根据历史记载,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登山凫水如平地。

    还有特勒骠,李世民的马,那匹马李安曾亲眼见过,个头比他眼前这匹马还要高大一些,毛色鲜艳白里透黄,也是一匹高原野马被驯服后上贡给李世民的。

    再比如汗血宝马、乌孙天马、大宛马等名马,也都属于高原野马的范畴,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被驯化,成为人类的坐骑。这些名马的速度和耐力都非常惊人,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李安面前的这匹马虽然不如那些传说中的名马,但也是一匹难得的良驹。它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在李安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他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但唯有一样东西让他情有独钟——那便是马。

    在过去的岁月里,马一直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与希望。而李安对于马的喜爱并非仅仅源于其功能性,更是因为马这种生物的灵性。

    当人与马相处久了,便会逐渐领悟到马其实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尤其是通过它们那双灵动的眼睛,可以读懂它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李安特别钟爱那些性情暴烈的马匹,因为驯服这样的烈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一旦成功驯服,它们将成为忠诚的伙伴,并只认一个主人。其他人若想尝试驾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