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军粮不翼飞,北伐又搁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家权柄的是他,要独宠王家子弟的还是他。

    好在老戏骨的职业素养还在,刘隗迅速摆脱纠缠说道,

    “大王,这都是误会,臣一家信奉佛教,出资给长干寺翻修修葺,请逸少去提两个字,这一时匆忙,忘了和右将军回禀。”

    “这么说,都是误会了,既然都是误会,那就不要揪着不放了嘛。刘卿,有些事、有些人都没那么重要,你也不要认死理。”

    司马睿一手熟练的和稀泥本领使了出来,想堵住刘隗继续追问淳于伯之事。

    刘隗把脖子一挺,继续说道,

    “大王,臣以为洛阳、长安之陷,都是因为律法不严,执法不公所导致的,如今上天为淳于伯鸣冤,如果不把这事情查清楚,那建康岂不是和洛阳长安一样?”

    “刘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法曹这些人办事确实太过鲁莽了,要不要小惩大诫一番,茂弘,你怎么看?”

    “大王把建康的政务交给臣处理,下面的官员出了问题,那就都是臣的问题。臣请辞官谢罪。”

    王导一点都没给司马睿回转的余地,直接以辞官相威胁。

    司马睿自然不能傻呵呵的同意,思虑良久,目光转向了另一位和稀泥大师郭璞,

    “郭神仙,你对这种灵异之事最熟悉不过了,你说这种事情算不算天罚?”

    郭璞一看司马睿都把话递到嘴边了,焉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连忙说道,

    “大王,臣以为,淳于伯不过一小吏,就算他的罪过处罚不够公允,又何至于引动天罚。况且大王之英明,使得江南祥瑞遍地,中兴之象频现……”

    “哎,郭神仙,不要说这些宽慰的话了,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刘卿,你看这样可好?既然你觉得这个淳于伯死得冤枉,不如拿我的命去抵他的命可好?”

    司马睿说完就要自己去撞柱子,众人赶紧抱腰得抱腰,抱腿得抱腿。

    一番劝慰才把司马睿劝回座位,

    “茂弘、大连,你们二位都是我的左膀右臂,眼下胡奴势强,半壁江山陷入其手,正是我君臣勠力同心之时,切不可因小失大,这样怎么对得起武帝开创的基业?”

    刘隗见司马睿决定不再深挖,也只好又问了一个能下得了台阶的问题,

    “眼下的军粮被淳于伯倒卖一空,那北伐之事,是不是要从长计议?”

    司马睿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也是上天的意思。也罢,江南各州的百姓也是频遭战事,已经是勉强度日,如果再强行征粮,恐怕会引起民变。北伐之事,就暂且停一停吧,如果还有余粮的话,就给南中郎将王含和豫州刺史祖逖去运送一些,免得让他们受苦又受饿。”

    司马睿说完这一段话,就把群臣都驱散,只留下司马绍还在殿上。

    “阿绍,为父是该佩服你的胆色,还是害怕你的野心哪?”

    司马绍笑了笑说道,

    “这不正是父王心中所想哪?难道父王把督粮重任,交给这么一个小吏,不就是希望他搞砸了,好有借口停下北伐的事情,来操办登基的事情嘛?”

    司马睿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得还真对,为父把那天你们兄弟俩胁迫我的事情漏出一点风去,郑家果然就贴了过来,甚至连东海王府也动了起来。”

    “父王,或许这是好事?”

    “为父真怕郑阿春脑子一热,在长干寺,把你乱箭射死。”

    “不会的,郑妃的孩子还没有落地,她就算有那个想法,也不会现在就动手,现在要是动手,不就便宜了别人嘛?”

    “你倒是想出这个好计策,让所有人都以为咱们父子失和,这样咱们父子就能操控着他们双方相互争斗,他们死伤后就会空出位置来,也能安排咱们父子自己的亲信。”

    “这次有个额外的收获,东海王府得到了大将军王敦的暗中支持。”

    “哦?这你是怎么知道的?阿冲也才五六岁吧?什么时候他也搅进来了?”

    “长干寺,一直就是王敦大将军和东海王府的联络地,刘隗带人占领了那里,东海王府就急了,才会去找我,找我没得到想要的,才会和郑家联合起来对付我。”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刘隗也是想通过长干寺,和大将军王敦建立联系喽?”

    “恐怕是这样的,儿臣甚至怀疑,那些所谓的贩卖军粮所得的金银,甚至不是长干寺的香火钱,而是刘隗故意借着修葺寺庙的机会,给大将军王敦的见面礼。”

    “有道理,咱们父子这边刚刚不和,建康城的牛鬼蛇神就跳出来了,你看现在咱们还能依靠谁?”

    “儿臣看来,还是得依靠王家,一来是这么多年的交情,二来是本身也是王家的势力最强,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可不能让王家只占便宜不吃亏。”

    “你有什么想法?”

    “不是儿臣,是东海王世子。”

    “你说阿冲,他和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