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错误的方向(1/2)
之前,面对张宁的劝说,刘辟并未明确拒绝。
在这段时间里,刘辟也发现,这袁术似乎并非明主。
虽说袁术是袁氏一族的嫡子,本该继承袁氏一族的资源。
然而庶出的袁绍,却比这袁术更有才华。
像是这一次,明明可以通过商业的方式,以正当的方式,获取这乌桓人的宝物。
可袁术就是不愿出钱,而是让他们抢夺。
“如此主公,实在是……”
“听张宁说,袁绍占据冀州,慑服黑山军,并且击败了凶悍的公孙瓒。”
“这么看来,投奔袁绍比之袁术更有前途。”
“可惜……”
刘辟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身在汝南的他仰袁术鼻息而活,就算动了一些心思也无可奈何。
“罢了,还是当前之事要紧。”
“来人!”
刘辟唤来了两人,让自己的部下追上张宁,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张宁一些帮助。
……
……
“所以说,那刘辟也帮助过我们?”程蓿诸葛琪几人,依旧在林中前行,
她们一边走着,一边讨论着之前从张宁那里获得的信息。
之前诸葛琪被绑到山上,张宁放了她们的时候,便受到一伙黄巾贼的追击。
不过就在,这支黄巾军追上她们的时候,又有另一伙黄巾贼帮助了她们,
听那黄巾军的争论,那几人似乎刘辟的部下。
“黄巾很乱,完全搞不懂!”诸葛琪的小妹,摇晃着脑袋,似乎无法理解这些黄巾的行为。
而诸葛琪也不管自家的小妹卖萌,在抓紧时间赶路。
如今她在庐江突然失联,恐身在襄阳的弟弟十分担心。
自从父母去世后,她那聪明伶俐的弟弟,是她一点点带大的,她十分清楚,若她失踪的消息传到弟弟那里,即使向来冷静的弟弟,恐怕也会失了方寸。
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弟弟的前途。
随着诸葛琪几人远离的黄巾聚集区,那些黄巾军最终还是没有追来。
不知是他们发生了内讧,或是不敢离开汝南地界太远。
……
“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怎么越来越荒凉越来越冷了!”又走了几日,无论是诸葛琪还是程蓿都感到诧异。
“可按照太阳来看,我们是往南走才对!”
“可为何感觉走错了一样。”
望着前方荒芜的田地,以及无人的村寨,几人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程蓿看了一眼太阳,确定了一下方向,只能继续向前走去。
周围的景象也越来越荒芜,荒废的村子也越来越多。
十几年前,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没了土地,也没了活路,拿起武器参加了黄巾军。
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动荡,百万人口死亡,无数百姓向南逃离。
以往争的头破血流的土地,此时竟然荒废了。
“这便是乱世吗?”又路过一个荒废村庄的诸葛琪,不知为何心中出现了一丝伤感。
当初,他弟弟在陪叔父去豫章上任时,也曾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那时稚嫩的弟弟,用简单的话语告诉她,他要辅佐汉帝,当上丞相,平定这乱世。
对于弟弟有如此伟大的理想,作为姐姐的诸葛琪感到欣慰。
但如今看到这真正的乱世,她却有一种无力感。
“真的有人能平定乱世吗?”
就在诸葛琪心中迷茫之际,一旁的程蓿突然激动的呼喊道:
“快看,前面似乎有人烟!”
看着前方村落中升起的炊烟,诸葛琪几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当初在逃离黄巾驻地时,张宁曾派人送给了她们几天的口粮。
按照正常的脚程,这点口粮也足够她们走到庐江城了。
但不知为何,她们却走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区域,食物也耗尽了。
庆幸的是,在即将绝粮的时候,她们遇到了有人烟的村落。
然而等他们到了前方的村落,找到炊烟升起的地方。
却发现,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妪,在给自己瘸腿老汉,煮着一些麸糠。
而那老妪听几人是从南面来的顿感惊讶:
“这里能动的人,都往东南逃去江东了,你们倒好,反而往这里逃?”
“啊!”
听到老妪的话,诸葛琪几人十分震惊。
“明明是看着太阳往南走的,怎么走错了。”
“傻孩子,冬天的太阳不能用夏天的方法看。”
老妪拉着诸葛琪几人坐了下来,给他们传授起了看太阳的方法。
汉末时代,并未普及义务教育,即使诸葛琪读过几本书,可她也不知道,在冬天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落在了南半球上,
此时的太阳
在这段时间里,刘辟也发现,这袁术似乎并非明主。
虽说袁术是袁氏一族的嫡子,本该继承袁氏一族的资源。
然而庶出的袁绍,却比这袁术更有才华。
像是这一次,明明可以通过商业的方式,以正当的方式,获取这乌桓人的宝物。
可袁术就是不愿出钱,而是让他们抢夺。
“如此主公,实在是……”
“听张宁说,袁绍占据冀州,慑服黑山军,并且击败了凶悍的公孙瓒。”
“这么看来,投奔袁绍比之袁术更有前途。”
“可惜……”
刘辟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身在汝南的他仰袁术鼻息而活,就算动了一些心思也无可奈何。
“罢了,还是当前之事要紧。”
“来人!”
刘辟唤来了两人,让自己的部下追上张宁,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张宁一些帮助。
……
……
“所以说,那刘辟也帮助过我们?”程蓿诸葛琪几人,依旧在林中前行,
她们一边走着,一边讨论着之前从张宁那里获得的信息。
之前诸葛琪被绑到山上,张宁放了她们的时候,便受到一伙黄巾贼的追击。
不过就在,这支黄巾军追上她们的时候,又有另一伙黄巾贼帮助了她们,
听那黄巾军的争论,那几人似乎刘辟的部下。
“黄巾很乱,完全搞不懂!”诸葛琪的小妹,摇晃着脑袋,似乎无法理解这些黄巾的行为。
而诸葛琪也不管自家的小妹卖萌,在抓紧时间赶路。
如今她在庐江突然失联,恐身在襄阳的弟弟十分担心。
自从父母去世后,她那聪明伶俐的弟弟,是她一点点带大的,她十分清楚,若她失踪的消息传到弟弟那里,即使向来冷静的弟弟,恐怕也会失了方寸。
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弟弟的前途。
随着诸葛琪几人远离的黄巾聚集区,那些黄巾军最终还是没有追来。
不知是他们发生了内讧,或是不敢离开汝南地界太远。
……
“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怎么越来越荒凉越来越冷了!”又走了几日,无论是诸葛琪还是程蓿都感到诧异。
“可按照太阳来看,我们是往南走才对!”
“可为何感觉走错了一样。”
望着前方荒芜的田地,以及无人的村寨,几人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程蓿看了一眼太阳,确定了一下方向,只能继续向前走去。
周围的景象也越来越荒芜,荒废的村子也越来越多。
十几年前,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没了土地,也没了活路,拿起武器参加了黄巾军。
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动荡,百万人口死亡,无数百姓向南逃离。
以往争的头破血流的土地,此时竟然荒废了。
“这便是乱世吗?”又路过一个荒废村庄的诸葛琪,不知为何心中出现了一丝伤感。
当初,他弟弟在陪叔父去豫章上任时,也曾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那时稚嫩的弟弟,用简单的话语告诉她,他要辅佐汉帝,当上丞相,平定这乱世。
对于弟弟有如此伟大的理想,作为姐姐的诸葛琪感到欣慰。
但如今看到这真正的乱世,她却有一种无力感。
“真的有人能平定乱世吗?”
就在诸葛琪心中迷茫之际,一旁的程蓿突然激动的呼喊道:
“快看,前面似乎有人烟!”
看着前方村落中升起的炊烟,诸葛琪几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当初在逃离黄巾驻地时,张宁曾派人送给了她们几天的口粮。
按照正常的脚程,这点口粮也足够她们走到庐江城了。
但不知为何,她们却走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区域,食物也耗尽了。
庆幸的是,在即将绝粮的时候,她们遇到了有人烟的村落。
然而等他们到了前方的村落,找到炊烟升起的地方。
却发现,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妪,在给自己瘸腿老汉,煮着一些麸糠。
而那老妪听几人是从南面来的顿感惊讶:
“这里能动的人,都往东南逃去江东了,你们倒好,反而往这里逃?”
“啊!”
听到老妪的话,诸葛琪几人十分震惊。
“明明是看着太阳往南走的,怎么走错了。”
“傻孩子,冬天的太阳不能用夏天的方法看。”
老妪拉着诸葛琪几人坐了下来,给他们传授起了看太阳的方法。
汉末时代,并未普及义务教育,即使诸葛琪读过几本书,可她也不知道,在冬天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落在了南半球上,
此时的太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