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太子!不如送美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几日后,徐州

    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向着徐州治所下邳城而来。

    而城中的文武百官,皆出城迎接。

    随着军中礼官出来宣礼,这些官员们来到了军中欲要拜见这大周的太子。

    然而等待了许久,这大周的太子却并未出面,这让这些徐州官员有些惴惴不安,

    虽然太子年少,只有十二岁,但这些官员并不敢轻视太子。

    准确的来说是不敢,轻视陪同太子前来的那几位辅臣,

    尤其是那出身徐州琅琊郡的诸葛亮,其孤身智斗司马家的事迹更是如雷贯耳。

    “传言那诸葛亮其智若妖,他这次跟随太子而来,恐怕是来者不善。”

    几名徐州官员,在小声的议论什么。

    “元凤,你怎么看。”

    被问到的官员,皱了一下眉头,他看了一眼随行的官员,发现他们之中,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你们可曾见到程蓿?”

    “程蓿!”

    听到同僚提起程蓿,其他几名官员不由的脸色一变,

    显然这个名字对这些徐州官员来说,没有什么好名声。

    “这么说来,如今太子,在接见程蓿。”

    “应该是如此。”

    “这下糟了!”

    “你说我们那些事情有没有瞒过的程蓿。”

    “应该已经瞒过了。”

    “她虽是来自的朝中凤台,但在地方上并无人脉。”

    “我自信她这半年里并无所获。”

    “不过,有一件事情要注意,那些江东故族,在几日前曾接触过程蓿。”

    “此举恐怕会引起程蓿的怀疑。”

    “什么,元凤,你怎么不劝说的那江东之人。”

    “那程蓿虽为程普侄女,但却不可能因此劝说啊!”

    “我知道,可那江东故族,执意要去见程蓿,我也无法阻拦。”

    “如今我们该想想,如何向太子及其辅佐应付江东之时。”

    ……

    而此时,大周太子蔡玥却不顾这些官员,正在营帐中与一女武将交谈。

    “程伯母”

    “殿下,可不敢用此称谓。”

    蔡玥看着面前恭敬施礼的女子,也未摆起架子,而是继续说道:

    “听闻,徐州有佛徒之乱,程台阁可否详细说说。”

    “唉!”

    听到蔡玥问起佛徒之事,程蓿叹息一声道:

    “自领陛下旨意前来抑制徐州佛徒之乱,已过半年。”

    “可惜,一直收效甚微。”

    程蓿一边解释着徐州佛徒的情况,一边悄悄的打量着蔡玥,心中有些疑惑。

    这位年轻的太子为何会问起这件事情,难道是陛下着急了。

    也就在程蓿疑惑的时候,蔡玥继续问道:

    “听母亲说,程凤台,与江东孙家有故旧,不知可有此事?”

    听到此话程蓿愣了一下,她突然想到前几日来见她的江东故人,心中不由得一震。

    虽然她是武官,但这点政治嗅觉还是有的。

    于是,便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蔡玥。

    程蓿出身于幽州,程氏一族本是一个当地小族,家中也无多少人为官。

    汉末中平元年,西凉边章叛乱,朝廷令司空张温领幽州兵马前去平叛。

    而他的族叔恰好在郡中为小官,便跟随张温前去平叛。

    而在平叛的过程中结识了孙坚,程普折服于孙坚,便跟随孙坚平黄巾,讨董卓。

    而后又跟随孙策平定江东,由此程普在江东的地位水涨船高。

    而与此同时幽州的情况却愈发紧迫。

    族中一些人欲南下投奔的程普,程蓿便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而路途中,她偶遇了诸葛氏姐妹,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待蔡琰平定幽州,又获得的诸葛琪的投效后。

    诸葛琪便写信给她,意招她为武将,又加之幽州家中来信,加之在江东身为女子的她,几乎没有领兵作战的能力。

    于是,她便答应了诸葛琪的招揽。

    而之后,在蔡琰平定天下过程中,程蓿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也可加入凤台,作为蔡琰内阁的一员。

    “身为女子,能有如此地位,我自然忠诚于陛下。”

    “前几日那江东旧人虽到我府上,但却被我轰走了,还请陛下放心。”

    “伯母不必担心,母亲并未怀疑你,而是得到消息那江东旧人似与佛徒见过。”

    “佛徒!”

    听到此话,程蓿愣了一下,她倒并未听闻此事。

    “此次,要在徐州停留一段时日,母亲已经有了解决徐州佛徒的法子。”

    “还请程凤台助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