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革命的萌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地建在如此险要之处!”

    “周围也无道路!”

    “定非凡间之物啊!”

    跟随着宋应星爬上山巅的师爷是累的气喘吁吁,还不忘感慨一句。

    而此时的宋应星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此时的宋应星还是年富力强,但他也是满头大汗,喘着粗气。

    如今正是入夏时节,着实不是爬山的好时间。

    所幸那奇怪的学堂就在眼前。

    ……

    “老爷,我等该如何进去?”

    看着这学堂紧闭的铁门,师爷发出了疑问。

    也就在这时,那铁门竟然自己打开了,如此情况顿时让众人一惊。

    “走!进去看看!”

    随着宋应星踏入学堂内,一股冰凉而又惬意的风吹拂而来。

    在这夏日能感受到这种凉爽,众人也是惊讶不已。

    而更令众人惊讶的是,在着学堂的里面,他们看到了一张巨大的画卷,

    这画卷中竟然有一个女子,这女子生的十分美丽,其容无瑕,不似人间该有的女子。

    女子见到众人,竟然躬身施礼道:

    “欢迎来到天工学堂。”

    “今日打算学些什么?”

    这女子说的乃是地地道道的京城口音,这当官的宋应星自然是能听懂的。

    而这天工两字,也触动了宋应星的心绪,他带着某种别样的心情,出声问道:

    “你是何人?”

    “为何出现在此地?”

    听到宋应星的询问,屏幕中的女子笑着回应到:

    “我乃天工讲师。”

    “到此地正是为了传授天工知识而来?”

    “传授知识?”

    “可知四书五经?”

    “知晓!”

    作为科举取士,并经过八股文拷打的宋应星,自然时难以逃脱科举樊笼。

    于是便下意识的询问起了关于科举的问题。

    而经过宋应星询问,他发现这天工讲师对科举的造诣,比那些专攻考试的老儒生还要强上许多。

    就在宋应星还想在科举问题上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

    那天工讲师突然出声提醒道:

    “你如今已为官员,科举之事已经成过往,不如讨论其他问题,你看如何?”

    原本还在科试海洋畅游的宋应星,此时也终于反应过来什么。

    他早已上岸,已经不需要在学海中蹉跎,此时的他已经是一方父母官,更需要考虑的是百姓的民生。

    想到民生,那混乱的丝纺问题,顿时涌现了出来。

    “可传授纺丝的知识?”

    “自然可以!”

    随着宋应星的询问,眼前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那名美丽的女子消失不见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已经无暇关心那位女子去了什么地方,他们都被这画卷上的一台设备所吸引,

    作为江浙之人,在场的人皆是辨认出了,出现在画卷上的那东西,那是一台纺纱机。

    只见这纺纱机快速运转,以他们难以想象的速度纺织出了丝布。

    “这……天下竟有如此快的纺纱机!”

    也就在众人惊讶的时候,这纺纱机突然分解开来,而后变为了一个个零件飘荡在空中,

    每个零件都标注着名字,展示着零件的结构,而后零件又缓缓的组合,成为了刚才的纺纱机。

    看到这奇异的画面,

    宋应星率先回过神来,向周围人呼喊道:

    \"快快记录下来。\"

    听到宋应星的呼喊,周围的官吏也反应过来什么,想尽办法记录。

    “江浙要变天了啊!”

    一边记录什么的宋应星,心中感慨了一声,

    自从当年尝试毁堤淹田,改稻为桑后,江浙地区的手工业一日比一日繁荣,

    到了如今,凭借出海的丝织业,江浙已经迈过了粮食自给的红线。

    这里也第一次出现了,手工业超越农业,成为百姓命脉的情况,

    既然是命脉,已经熟悉嘉兴产业结构的宋应星,十分清楚这项技术流传出去的风波。

    ……

    学堂内十分安静,这天工学堂贴心的提供了纸笔。

    所有人都在记录,甚至那些粗通文笔的小吏也在尝试着记录下来。

    所谓流官固吏,这些小吏从生到死,都会钉在当地,也使得他们与当地的利益方深深绑定。

    他们的家人亲属也或多或少参与着相关产业,

    因此这些平时喜欢偷奸耍滑的小吏,记录的格外认真。

    ……

    然而,这些人刚刚放下令人不适的炭笔,眼前的画卷再次发生了变化.

    上面出现了一个结构更为精密的织布机,

    看到这织布效率恐怖的设备,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便不约而同的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