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入住居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浩云有了12个家臣,自然不会让这些家臣专心忙着带军队。

    这个世界武家的家臣可是多面手,什么都要会做的。

    所以他抽掉一半人去负责民政,一半人继续带兵。

    不用在意他们有没有这份能力,单单凭借他们的身份,就足以代表织田家的存在。

    比如农田那边,陈浩云现场监督,很自然的就是人人勤快。

    但他不在,只是地头这些人盯着,很自然的就会散漫。

    这是没法子的事,毕竟人就是有这个惰性。

    而且陈浩云也因为不经意的集体赏赐,让他们有了吃大锅饭的感觉。

    感觉好像是干多干少一个样,毕竟是大家集体干活,没有把田地分给他们。

    这里的分给,是那种佃给,就是说这一片田地由你一家耕种,秋收交七成粮,你一家得三成粮。

    这样的规矩,谁会不拼命?

    只是现在陈浩云在开垦荒地,所以集中人手,同时怕这些人肚子饿干不了重活,所以给他们包餐,还给工钱。

    跟在工地干活一样。

    吃了这几个月的大锅饭,就让这些佃农有了错觉。

    干着同样的活,有人卖力就自然有人偷懒,然后吃的还一样的饭菜。

    这持续下去,偷懒的人会越来越多。

    就算有地头监督,那又如何?

    现在佃农一半是老佃农一半是新佃农,地头肯定盯着新佃农,对老佃农的偷懒自然是睁只眼闭只眼。

    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变得非常理所当然。

    陈浩云这个主上亲身盯着的时候,那自然人人卖力干活,连地头都会卖力盯着,并且公平到不得了,因为谁都知道,只要被主上看中了,直接就会脱离佃农身份,不卖力才是怪事。

    但陈浩云这个主上不在,那自然是怎么省力怎么来。

    当然,这些偷懒的家伙都是原来的佃农,后面从奴隶转换为佃农的,依旧勤快得很。

    但想来保持不了多长时间的,毕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大部分人都偷懒,自己拼命干,结果收获的果实一样,那自然没啥激情支持下去。

    老佃农不怕地头,毕竟大家一起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全都有亲戚关系。

    但陈浩云把新晋武士派遣过来,那就不同了。

    首先,这些武士和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人家世代河滨城的,就现在才跟着主上过来这边。

    然后,他们都是新晋武士,不得表现一下?

    所以在武士盯着,老佃农就感觉跟被主上盯着一样了,干活不敢偷懒耍滑。

    武士可是看到谁偷懒,直接就是一鞭子抽过来的。

    再加上这些武士一个个穿着崭新的袍服和盔甲,腰间插着两把刀,手里提着马鞭,威风得不得了,这些佃农可是一看见武士的身影就有些腿软,哪儿敢偷懒。

    武士们当然要严厉而仔细的监督,因为他们的10石知行可都在这里面,关乎他们以后世代的收入,不盯着怎么行?

    只是有的武士满心欢喜,10石知行可是五亩水田啊。

    有的武士觉得有些惋惜,不是随便划分一块10石知行的土地来,而是开垦好的五亩水田,这让自己想要私底下扩张知行都没法子。

    如果能跟主公那样,明明岩上家只是给了500石知行的土地,自家主公却开垦出五千亩的土地出来,还有六七千亩的山林坡地。

    要是主公能够按照他的惯例来赏赐这10石知行就好了。

    因为按照主公的惯例来赏赐,10石知行土地,起码200亩以上的土地。

    学着主公那样开垦为水田,可以直接暴增为1000石知行,直接就从十石武士晋升为千石豪族。

    但主公是先把他知行土地能够开垦的全都开垦了,然后才来进行武士知行赏赐的。

    这就让自己这些武士没有了可以私下扩张的可能。

    只能期待主公攻占了新领地后,不要再玩开垦后再赏赐的方式。

    不然真的一点发展前途都没有啊。

    武士们这样想,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现在这年头,一般都是领主计算一下名下土地,然后指派一块大致收入多少的土地作为知行赏赐。

    一般都是赏赐贫乏的土地,最极端的时候100石知行的土地面积会有上万亩这么大。

    毕竟开垦都是要非常重的成本,熟地谁他喵的愿意赏赐出去?

    也就陈浩云这种不在意这些的领主,才会直接把开垦好的水田给赏赐了出去。

    同样,这些新晋武士也是想当然。

    他们看到陈浩云开垦土地那么方便,却不相信,他们这样的低级武士开垦土地又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就没看到那三个豪族武家,在这地方存在多少年了,水田的数量都没增加多少。

    他们真要得到10石知行就有200亩土地知行的时候,就知道开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