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法大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哪里……

    除了欧阳询,还有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众人又是一阵恭喜,但是空气中的气息却莫名地越发酸涩。

    有人对身边的虞世南道:“伯施,你怎么就一本《孔子庙堂碑》?”

    众人一看,可不是吗!

    虞世南瞟了那人一眼,慢吞吞说道:“我怎么没看见你的呢?”

    那人心头一梗,不吭声了。心火烧灼,暗暗发誓:不就是字吗?谁还不会写的一手好楷书了!等我下朝了就天天写,不光写还叫人刻成碑,我就不信流传不到后世!

    这么一想心情舒畅起来,四周一看,就发现对面的政敌也看了过来,立马移开眼睛,完了!竞争有点激烈啊!

    虞世南眼尖的发现那书桌上还有一本智永师傅的《真草千字文》,忍不住笑了,老师的字可比他的好多了~~

    李世民看那姑娘拿了本颜真卿的《勤礼碑》开始临帖,怔了下看向颜师古:“爱卿啊,这颜真卿可是你家的子孙?”

    颜师古恭敬道:“虽是颜姓,但也未必是臣的后辈子孙。”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依旧隐隐期待这个颜真卿是他家的子孙后辈。

    也是,李世民点头,突然想到他的臣子后世都知道,那是不是也知道他?对他的评价如何?好想知道啊!

    宋朝。

    “临帖确实要临古人的才能写好字。”赵匡胤摸着胡子,不过……:“怎么没有我宋朝的书法大家?”

    他看向赵普:“爱卿啊,你怎么也不多写点字流传后世?你看看,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都是唐朝的书法家,我大宋怎么能没有呢?”

    “……陛下,臣的书法不能与大家相提并论。”

    “怎么不能呢?你不能,还有其他人啊!读书人这么多,难道一个个的都写不好字?我就不说比得上王羲之什么的了,和欧阳询颜真卿差不多的也可以啊!”

    赵普差点没翻个白眼:和颜真卿差不多!也不想想人颜真卿可是写出了天下第二的行书啊!

    我上哪给你找个和颜真卿差不多的?

    元朝。

    看到那些前朝的书法大家,忽必烈忽然有种微妙的感觉,他的元朝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赵孟頫?这是他元朝的人?

    忽必烈突然又泄了气,赵孟頫……一听就是汉人啊,没有蒙古人吗?

    也是,蒙古人不写汉字。

    等等,康里巎巎?康里,这不是他的蒙古康里部吗!好!太好了!!看来以后要重视这个部落~~

    忽必烈大喜,命人摆了一桌的宴席庆贺。

    明朝。

    “没有我大明的书法家啊……”朱元璋有些失望。

    “父皇,有唐朝珠玉在前,我大明没有也没什么的。”朱标安慰道。

    虽然但是……还是想要有大明的书法家呢,看看李斯都在上面!

    有了,以后都要严格规定写字不好的人不得为官!

    清朝。

    康熙逐一看过去,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智永、颜真卿,嗯嗯都是些楷书大家。

    不知道那姑娘写得怎么样?

    乾隆鼻子里哼了一声:“怎么没有朕的墨宝?”

    啊,是了,朕的墨宝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想必被后世的朝廷珍藏起来了吧。

    嗯,可以立个祖训,让后辈都以朕的书法来做为临帖的摹本,不错,就这样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