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野外生存对抗开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忌惮的却是参谋长率领的警侦连。

    别看步兵营的装备豪华,重火力更是多得要命,但在这种山地丛林环境中,很多武器装备能发挥出的作用极其有限。

    只要往林子里一钻,装甲车、坦克、榴弹炮、火炮、无后坐力炮等重型火力装备,就很难对他们造成麻烦,最多起到一些封锁支援作用。

    而且,不要忘了,这次的对抗主题是野外生存。

    他们需要面临的环境是在物资匮乏且没有后勤补给和支援的情况下,如何摆脱敌人的围剿并完成情报收集工作成功返回。

    这就代表他们基本不会与敌人进行正面战斗。

    如此一来,敌方的火力和兵力优势就会被大幅度削减,反而是参谋长率领的警侦连才是真正的主力。

    一旦被他们缠上,再加上敌方人数和火力上的优势……

    所以,经过昨天一天的商议,葛洪涛最终决定化整为零,以班级为单位各自行动。

    这算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打法。

    不同于以排为单位的稳健打法,将手下的士兵分散开来,在没有统一指挥的状态下,非常考验士兵的个人军事素质,以及班长的临机应变能力。

    一旦班长临场判断失误,或者士兵个人军事素质不过关,被敌人抓住尾巴,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很有可能连有效的反抗都无法做到,一整个班就被集体报销。

    有弊就有利。

    同样,因为人数少容易隐蔽,就算是一百多头猪撒到林子里,也够对面忙活一阵了。

    警侦连加上步兵营一共也就七百多人的兵力,再除去一些辅助兵种和操作装甲车、坦克组成封锁线的人员,能深入丛林搜索的兵力大概也就五百人左右。

    而侦察营三个连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人。

    五百对三百,即便对手有火力支援和补给,优势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对抗,既然是对抗,那么自然不可能让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

    对面虽然武器装备兵力后勤补给各方面都占据优势,但他们同样也需要在茫茫丛林中找到人才行。

    如果,没有葛洪涛刚才开出的附加条件,每个人最少需要击毙一名敌人的话,想要完成任务的难度说实话真不算高。

    李刚拿出一张地形图,打开手电筒在上面画了个圈说道:“这片区域就是我们的目标地点,我们任务是在五天时间内,从这片区域上找到三个以上的任务目标,并成功布置信号发射器。”

    “注意,这些任务目标都是敌军的重要军事设施,行动时一定要小心埋伏!

    如果发现情况不对,不要犹豫立即撤退!”

    这就是化整为零的坏处了。

    一旦敌军的人数较多,只能跑,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好在,对面的兵力有限,又有其他两个兄弟连队帮忙牵制,加上这么大的搜索范围,还要防止他们接近己方的重要军事设施,成功布置信号发射器。

    兵力上难免捉襟见肘。

    这就给了他们行动的空档。

    接着李刚又说了几个用于相互确认身份的暗号。

    三连自己人之间相互确认身份的暗号是:“猛虎\/深山。”

    侦察营各连相互确认身份的暗号则是:“离离原上草,农场去养猪。”

    不用说,这肯定是营长亲自取的暗号,起个暗号都不忘提醒他们去农场养猪,除了营长没人干得出这种事情。

    白大要是知道有人这么篡改他的诗词,估计得气得从棺材里跳起来不可。

    ……

    凌晨四点半,三架大型运输机出现在众人的头顶上空。

    一个连一架,在各自排长带领下挨个登上直升飞机。

    这次野外生存对抗,因为是分散行动,各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并不会参加。

    这也是葛洪涛选择化整为零的原因之一。

    嗡嗡嗡……直升机的螺旋桨飞速转动起来。

    这是江辰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坐直升机。

    虽然耳朵被螺旋桨转动的声音吵得有些难受,但依旧阻挡不了他的好奇心。

    目光不停的打量着直升机内部的装饰。

    怎么说呢……

    有些简陋并没有想象中那种科技感。

    直-8,中文名‘神雕-8’,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高卢鸡SA321直升机\/超黄蜂直升机为基础仿制改进出的多用途直升机。

    由于载重量的限制,直-8每次起飞最多只能运载一个排的士兵,需要来回三趟才能将所有人运输完毕。

    这也是为什么一连和二连都选择以排为单位行动的主要原因。

    直-8的内部空间很窄,基本也就够两三个人并肩而立,长度倒是挺长,江辰目测应该有差不多五六米。

    一个排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就把直升机的内部空间给挤得满满当当了。

    随着直升机升空,耳边螺旋桨的噪音也没有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