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曹孟德晋升丞相(1/2)
但曹操不太确定的是,赵温举荐曹丕这一手。
到底是想要拍自己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还是故意如此想要下套?
看到曹操一时间大怒不已,曹丕忍不住劝解道。
“父亲大人,赵司徒在朝廷日久,多少有些年老体弱了。”
“以孩儿之见,他这一回多半是好心办了糊涂事。”
“要不,要不就将此折扣留不问,让他归家养老即可?”
曹丕字子桓,卞夫人所出,今年刚好十八岁。
在曹昂身死宛城之后,他就是曹操所有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了。
在汉末时代,没有什么科举考试之说。
想要当官,基本上就是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这两个方式。
曹操本人在朝廷之中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为了避嫌,他不好亲自征辟自己儿子为官。
比较委婉的做法就是,让自己手下之人主动举荐曹丕。
按说赵温这个举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曹丕今年才十八岁,尚未加冠,还没到出仕的年纪。
再加上曹操素来疑心病重,赵温举荐曹丕刚好又赶在自己准备整顿朝政的节骨眼上,想不怀疑都难啊!
听到曹丕开口,曹操立马怒斥道。
“闭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老老实实在家读书治学就是了,什么时候该出仕,为父自有打算!”
站在曹丕的立场上,赵温举荐他出仕司徒府掾属,确实是在示好。
可曹丕的心志手段,到底还是太嫩了!
这件事情,也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随着刘备和吕布势力越来越大。
曹操觉得自己头疼的毛病,好像也越来越重了!
晃了晃脑袋之后,这才对郭嘉开口道。
“这件事情,奉孝如何去看?”
郭嘉笑道:“主公想要罢免三公,将朝廷政权尽归于丞相。”
“赵温这个司徒,肯定是首当其冲。”
“所以他此时征召丕公子出仕,说到底无非是两个缘故罢了。”
“要么就是想要在离职之前,给主公卖个好。只要主公心有所念,就算他本人去职,赵家后人将来也能蒙受恩惠。”
“要么就是另有隐情,想要让丕公子出仕朝廷,将原本白身,转变为大汉臣子的身份!”
郭嘉的心志手段,放眼天下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波。
曹操心中如何作想,他又岂能不知?
只是有些事情可以明着说,有些事情,还是要隐晦一点嘛!
听到郭嘉此言,曹操不动声色继续道。
“自从建安元年以来,赵温一直挂着司徒名号。”
“这么多年朝廷治政,他不但从未阻拦,反而多有配合。”
“难不成,这一回真的是老糊涂了,所以才好心办了坏事儿?”
朝廷辖地虽然还不到全盛时期天下十三州的一半,但是官员编制并没有减少太多。
想要维持朝廷基本运转,不可能一味打压所有朝臣,必须要想办法迫使他们进行合作。
赵温是当朝司徒,从名义上来说,他这个官职甚至要比曹操的司空之位更高。
如果赵温跟自己互相反目,一个不好就会引起朝局动荡!
而这个结果,是曹操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赵温若只是无心之失,曹操其实也不愿意跟他太过计较。
郭嘉笑道:“人心最是难测,想要判断赵温到底是如何打算,光靠我们自行猜测,终究会有所偏颇。”
“可许都城中,早已经遍布校事府密探。”
“尤其是朝中重臣,更有专人进行监视。”
“主公何不将城中密探召来,问一问他们赵温最近有何举动?”
曹操在朝廷之中的权柄越来越重,野心当然也会越来越大。
可他自己是汉臣身份,如果将来真有一日想要谋朝篡位,无论如何辩驳,也没办法彻底洗白!
但是曹丕的身份不一样,曹丕现如今还是白身!
他没有出仕朝廷,有些事情反而更好便宜行事!
以郭嘉的眼光,他早就猜到这其中关键如何。
只不过曹操本人一直未能确立继承人,理论上来说,曹丕、曹植、曹彰,甚至包括最受宠的曹冲都有可能!
而赵温这个举动,又会牵连到曹操的长远之谋划。
所以郭嘉在这件事情上,其实不愿意多说,只能从局外进行引导!
听到郭嘉此言,曹操立马就要准备叫人。
还没来得及吩咐,夏侯惇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
“孟德,校事府密探刚刚来报。”
“说司徒赵温府上,这几天多有官员往来。”
“比起大军班师之前,至少多了两三倍前去禀报政务之人!”
曹操
到底是想要拍自己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还是故意如此想要下套?
看到曹操一时间大怒不已,曹丕忍不住劝解道。
“父亲大人,赵司徒在朝廷日久,多少有些年老体弱了。”
“以孩儿之见,他这一回多半是好心办了糊涂事。”
“要不,要不就将此折扣留不问,让他归家养老即可?”
曹丕字子桓,卞夫人所出,今年刚好十八岁。
在曹昂身死宛城之后,他就是曹操所有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了。
在汉末时代,没有什么科举考试之说。
想要当官,基本上就是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这两个方式。
曹操本人在朝廷之中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为了避嫌,他不好亲自征辟自己儿子为官。
比较委婉的做法就是,让自己手下之人主动举荐曹丕。
按说赵温这个举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曹丕今年才十八岁,尚未加冠,还没到出仕的年纪。
再加上曹操素来疑心病重,赵温举荐曹丕刚好又赶在自己准备整顿朝政的节骨眼上,想不怀疑都难啊!
听到曹丕开口,曹操立马怒斥道。
“闭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老老实实在家读书治学就是了,什么时候该出仕,为父自有打算!”
站在曹丕的立场上,赵温举荐他出仕司徒府掾属,确实是在示好。
可曹丕的心志手段,到底还是太嫩了!
这件事情,也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随着刘备和吕布势力越来越大。
曹操觉得自己头疼的毛病,好像也越来越重了!
晃了晃脑袋之后,这才对郭嘉开口道。
“这件事情,奉孝如何去看?”
郭嘉笑道:“主公想要罢免三公,将朝廷政权尽归于丞相。”
“赵温这个司徒,肯定是首当其冲。”
“所以他此时征召丕公子出仕,说到底无非是两个缘故罢了。”
“要么就是想要在离职之前,给主公卖个好。只要主公心有所念,就算他本人去职,赵家后人将来也能蒙受恩惠。”
“要么就是另有隐情,想要让丕公子出仕朝廷,将原本白身,转变为大汉臣子的身份!”
郭嘉的心志手段,放眼天下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波。
曹操心中如何作想,他又岂能不知?
只是有些事情可以明着说,有些事情,还是要隐晦一点嘛!
听到郭嘉此言,曹操不动声色继续道。
“自从建安元年以来,赵温一直挂着司徒名号。”
“这么多年朝廷治政,他不但从未阻拦,反而多有配合。”
“难不成,这一回真的是老糊涂了,所以才好心办了坏事儿?”
朝廷辖地虽然还不到全盛时期天下十三州的一半,但是官员编制并没有减少太多。
想要维持朝廷基本运转,不可能一味打压所有朝臣,必须要想办法迫使他们进行合作。
赵温是当朝司徒,从名义上来说,他这个官职甚至要比曹操的司空之位更高。
如果赵温跟自己互相反目,一个不好就会引起朝局动荡!
而这个结果,是曹操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赵温若只是无心之失,曹操其实也不愿意跟他太过计较。
郭嘉笑道:“人心最是难测,想要判断赵温到底是如何打算,光靠我们自行猜测,终究会有所偏颇。”
“可许都城中,早已经遍布校事府密探。”
“尤其是朝中重臣,更有专人进行监视。”
“主公何不将城中密探召来,问一问他们赵温最近有何举动?”
曹操在朝廷之中的权柄越来越重,野心当然也会越来越大。
可他自己是汉臣身份,如果将来真有一日想要谋朝篡位,无论如何辩驳,也没办法彻底洗白!
但是曹丕的身份不一样,曹丕现如今还是白身!
他没有出仕朝廷,有些事情反而更好便宜行事!
以郭嘉的眼光,他早就猜到这其中关键如何。
只不过曹操本人一直未能确立继承人,理论上来说,曹丕、曹植、曹彰,甚至包括最受宠的曹冲都有可能!
而赵温这个举动,又会牵连到曹操的长远之谋划。
所以郭嘉在这件事情上,其实不愿意多说,只能从局外进行引导!
听到郭嘉此言,曹操立马就要准备叫人。
还没来得及吩咐,夏侯惇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
“孟德,校事府密探刚刚来报。”
“说司徒赵温府上,这几天多有官员往来。”
“比起大军班师之前,至少多了两三倍前去禀报政务之人!”
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