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敌军渡河而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旷野之上,联军诸将正在听取前方斥候最新探报。

    “曹军主力约有四五万人,眼下正在全力向前赶赴易水河。”

    “等到敌军过河之后,距离我军驻地就只有二十余里路程了。”

    “从敌军旗号来看,应该是曹操亲自领兵。”

    “敌军兵力以步卒为主,约有三四万人,而骑兵较少,只有万人左右。”

    此番大军南下,袁尚带着谋士审配,大将李武和萧镇二人。

    乌桓大军方面,大单于蹋顿和苏仆延、乌日勒两员大将领兵。

    至于袁熙,他也知道自己不擅于临阵指挥。

    再加上袁尚在此,兄弟两人一起上阵,命令传递的时候,有可能会让下面将士们主次不分。

    所以袁熙干脆坐镇蓟县城,让袁尚领兵南下。

    听罢斥候禀报,袁尚沉思片刻道。

    “易水河乃敌军北上必经之路,再加上河水北岸地形开阔,更利于我们联军骑兵向前冲阵。”

    “依我之见,咱们可以先在河水北岸以逸待劳。”

    “等敌军渡河之后,再趁势向前发动进攻!”

    双方对峙示意图

    蹋顿沉思片刻道:“在河水北岸进行大战倒是无妨,可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叫做半渡而击之?”

    “既然如此,咱们先在河水北岸设伏,等到敌军渡河近半之时再骤然发动进攻即可。”

    “为何还要等到,敌军渡河完毕再打?”

    袁尚开口道:“第一,曹贼用兵素材谨慎,军中斥候探视极远。”

    “我军能够提前发现敌军动向,咱们自身行迹肯定也暴露了。”

    “在不能隐藏行迹的情况下,很难悄悄向前,半渡而击。”

    看到蹋顿微微点头表示认同,袁尚继续道。

    “第二,前方斥候探报说,敌军此来只有四五万军,而我们双方军士相加,在八万人以上,光是骑兵就有五六万众!”

    “河水北岸地形开阔,正适合骑兵向前直接冲阵。”

    “只要咱们能够一举灭掉眼前这支敌军,就算曹军在后方还有四五万大军为后备,又能如何?”

    为了准备这次北征,曹军主力确实有十万人左右。

    可高阳县遇雨之后,因为后方粮草不济,曹军主力十万人根本没办法一次性全部调动起来!

    在袁尚看来,今次大战灭杀敌军越多,后面压力就会越小。

    所以他不想半渡而击,而是想要杀伤更多敌军!

    乌桓大将苏仆延开口道:“曹军兵力四五万人,有步卒,有骑兵。”

    “虽然主力大军未能全至,可先锋的将士们,必然战力极高。”

    “真要是把他们全部放过来,万一有所闪失怎么办?”

    袁尚这个计划是没问题的,当然杀伤敌军越多就越好。

    可苏仆延担心的是,敌军渡河两万人可以必胜,敌军渡河三万人,基本上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万一他们五万人全都渡河完毕,最后兜不住怎么办?

    袁尚神色肃然道:“敌军渡河之后,肯定是阵型散乱,不及防备。”

    “而我军骑兵众多,来去如风,只要一声令下就能迅速杀到!”

    “所以此番对敌,务必要雷霆一击方可。”

    “否则的话,一旦敌军渡河之后站稳脚跟,或者是后方兵力赶到进行汇合,再要突袭就没机会了!”

    曹军战力确实很高,可幽州刺史府军将也不是泥捏的。

    再加上四五万乌桓骑兵从旁策应,联军兵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地利人和之下,袁尚就不信此战不能一击破敌!

    蹋顿沉思片刻道:“汉军作战,向来是装备精良。”

    “如果敌军渡河之后,以拒马桩、铁蒺藜等物阻挡骑兵冲锋之势。”

    “然后再趁势反击,届时又当如何?”

    作为三郡乌桓大单于,蹋顿当年也没少跟汉军交战。

    尤其是公孙瓒坐镇幽州之时,双方之间可谓是不死不休!

    这几年下来虽然乌桓人和幽州刺史府关系有所缓和,可蹋顿心中对于汉军战力如何,仍然记忆犹新!

    袁尚开口道:“易水河虽然不是什么大河,可前段时间暴雨连绵之下,水位上涨至少数尺。”

    “曹军四五万人渡河而来,必然全军疲惫不堪。”

    “如果大单于担心我军骑兵不能一拥而上,可以让我们州牧府步卒为先锋,先打开局面再说!”

    “等到敌军阵型出现缺口,再以骑兵冲锋如何?”

    幽州军和乌桓联军加起来七八万人,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可袁尚手下还有两万步卒。

    等到战局一开,先以步卒为先前去冲阵,顺便试探一下敌军防卫。

    前方步卒打开局面之后,数万骑兵就能一拥而上!

    一旦局面至此,曹操纵有通天之力也休想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