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晋诸事 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尽力捂住口鼻,一抬头看见前面陛下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由得心生感叹:不愧是陛下,我等所不能及也!

    逛完了试验田,小白回去检查学生们的嫁接作业。

    “德劳,你接的都很好,每一处都接的不多不少。”

    “戴井你的切的很好,但是绑太松了,不要担心会把它们绑坏,要的就是它们组织对上。”

    “梓敷你的也都做的很漂亮,嗯,七种不同的果子都接在一棵果树上,再过两个月你的树会很好看。”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玄雍宫的太监和宫女,也有小部分是在建城时候发现的人才,基本上都有一个共性——很能吃苦耐劳。

    从小白挑中他们来这里上课,他们就学的很努力,席飞君来给他们扫盲,他们再累也认真学,下地也下的很卖力。

    有时候实操和学习的东西还不能很好结合,也有周胜在边上盯着,不会让他们白白干活。

    带着学生来游学的于驭悄悄和席飞君感叹:“师兄,我们上雍学派的理念果然没错,只有教育,才是改变一国的根本。”

    几个月前,长安农学实验基地的这些人也很沉稳,但是沉稳的奴婢,是主人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后来天子和他们每天轮番教课,他们这些曾经地位低下的奴婢,现在也能昂首挺胸起来,不再那般畏缩。

    这姿态上的变化,他们自己什么感受不清楚,总之一个外人若是来这里,是绝不会把他们跟宫廷宫人联系在一起的。

    于驭越看他们就越是坚定了他们上雍学派先师的理念是多么正确,立国先立民,民若是都愚昧不堪,国和君又该是个什么样?

    教育,还得是教育!

    “不、不止是教育,”席飞君先是点头,又摇摇头,“我认为是他们的职责……不对,是陛下说的工作。”

    同样都是为天子工作,之前的他们在玄雍宫,做的是用体力伺候人的工作,现在是在学习了知识后,用体力和头脑来做的工作。

    在这会累、会辛苦,除了时时过来的天子是最上头的那个,没什么明确的等级制度,更不会有什么责罚,和他们在宫廷生活比起来,算得上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天子不再选内监,放大龄宫女出宫,所有人都会赞一声仁德的原因,真实宫廷生活,底层到底过得如何,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教育当然很重要,看他们现在长安小学这些男女老少的一年级学生就知道了,刚开学都还是乱糟糟的,分个班都有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现在出来游学都安安静静,礼仪风度尽显。

    可席飞君认为,教育也只是基础中的一项,教育能落到实处,并且教育之后的人有能够让教育发挥的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

    师兄弟的想法并不一样,但好在这并不动摇他们现在工作做的事业,跟着学完嫁接的课程,又参观一番农学生们的嫁接作业后,二人就带着学生们回长安了。

    怎么回去,走回去。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大型公共交通工具,马车的话需要的数量太多了,折腾的麻烦还花钱。

    都说是游学了,又不是每天没有体育课,体力也是游学考验之一。

    想他们师兄弟以前跟着老师,那也是上山下水,长途跋涉的,谁也没喊过一苦,现在的学生起码大晋国内没有战乱,已经够幸福的了,长途走个路、小慢跑而已,锻炼锻炼,问题不大。

    年纪小的小孩们在最前面列好方阵小跑,后面的大年龄学生排好队慢走,大家头上都带着有“长安小学”标记的小草帽,身上挎着一个背带水壶,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走进长安。

    长安城的城门官兵们对席飞君、于驭这两位校长很熟悉,都是在城墙脚下被二人教导扫过盲的,对他们都很尊敬。

    小学从出门前就早早在城门口检查报备了,这会进去只要清点人数正常没错就可以。

    还有一些家里咬咬牙条件也还算可以的官兵,也把家中孩子送进小学了,这会看见家里孩子也在,整个人精气神和别的孩子比起来那是好的不行,都笑的乐开花。

    只要是人,不管多大都会不自觉的好面子,来路上还会有些嬉闹说笑的队伍,一进城门,大家瞬间就都闭上嘴巴,抬头挺胸,表现的贼拉好。

    没上过学的孩子或者在私塾上学的孩子都看得眼热,拉着自家家长的袖子,又开始吵着也要去念长安小学。

    念长安小学一共三个,要么就是付束修进去,要么听一节公开课然后课后测验,有天分的话,只要你能付得起笔墨纸砚的基础费用也能上,或者你能接受两位校长的亲自教考,是天才中的天才,那你就能直接来,小学还有奖学金制度,学得好学校给你钱。

    暂时实在没这个能力大面积普及教育的小白:慢慢来吧,还能咋地。

    虽然天子觉得挺将就的,但是在外人眼里,天子真是一等一的仁善,不止尊敬人才,还爱人才,愿意花大价钱来培养人才。

    就算是上雍学派出身的两位校长,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