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三次出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带人去都送去农学基地,交给周胜,让他收好。”

    随着蜀地奇珍一起送来的,还有南边南边百越那一块特有的种子作物,凡是没见过的,柳珀都给一道送了过来。

    柳珀不愧是能被小白留在蜀地的人,很懂小白都想要什么东西,光是稻米的种子,他都收集了六七种送过来。

    原本小白是想先培养农学人才,等着仝拾他们使团再带上西亚的不同品种回来,费心思来培育麦子的。稻子等以后南边都拿下来了,开一些试验田和大农场。

    现在既然柳珀都送了种子过来,那就等明年春天开始育苗插秧吧。

    被天子寄托厚望的仝拾也终于又要出发了。

    使团其他人员都在收拾东西,仝拾拉着孙令暻,感慨万千,“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还能直接在我大晋的新城,出关去西域。”

    孙令暻同样心生感慨,“用陛下的话来说,让你出门直达西域。只是你有没有想好,是走北线还是走南线?”

    无论是根据陛下给的地形图,还是月氏这边的地图,都显示着西域的小国都建在山脚下,中间偌大一大块盆地没有什么人。

    仝拾早想好了,“走北线过去,回来南线,路上还能看看公孙和大宛,听说那边的马也好,我们还能换上好马给陛下带回来。”

    想到过两天就要出发,他忍不住笑出声,“总算要走了!”

    孙令暻明白他在感慨什么,搭上他的肩膀,脸色佯装沉重道:“要走了。”

    不是他们天生就爱往外跑,实在是每次一回大晋,停下来,就有比赶路还要繁多的事来找他们。

    第一次出国门,他们带了一支草原部落回来,虽然归晋部陛下找人安排,这事没归到他们头上,但后续和匈奴那边的外交谈判他们全程参与的。

    这第二次出过门,碰上月氏这个拦路虎,虽然扫平这个拦路虎他们出力没有周祀多,但月氏没了之后,他们忙的可比周祀多的多。

    周祀就是带着军队稳定治安,他们呢?

    他们要和最后的两支月氏做个勉强还算友善的告别,让他们能不那么安心的带着手头的一点军队和百姓走。

    送走最后两支月氏,他们还要协助王归,一边建城一边想办法稳住月氏底层,在这个新地上建起一套能他们的行政班底。

    王归也忙,洛阳不是没有人才,但过来凉州太远了,现在他们不能让月氏再生乱,只能让仝拾他们先顶上。

    毕竟使团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干点行政的活那还是比较轻松的。

    留在敦煌干了三个多月活的使团只想跑路,觉得宁可遇上不长眼的劫匪,也不想作为地方官去处理民生政务。

    在燕地的时候,知道仝拾搭上天子这条船的燕人都劝着他入朝做官,说那些齐人能混迹朝堂不过是他们勉强算是天子生母国人的身份,燕人不比齐人差,就是差在朝中人脉上了,希望仝拾可以成为燕人在朝中的人脉。

    作为回报,燕人也愿意齐心协力协助仝拾,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助他在朝上站稳脚跟。

    只是仝拾在家道中落那几年也受够了人情轮暖,对燕人同胞们的推拒并不上心。

    他去洛阳的路上,就想好了自己要承袭先祖事业,在做使者的领域发扬光大。陛下也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双向奔赴也算是洛阳的一段佳话。

    仝拾做好了出使艰难的准备,在草原被风沙吹,遇上劫道的,这些辛苦他都觉得没有什么,但停下来做处理政务的地方官一段时间,他就已经受不了了。

    不是他不想回报老家燕人,实在是他不想去朝廷任那些实职了,就让他作为燕人的荣誉代表吧,至于别的事,他相信燕人们的能力。

    仝拾还觉得,他出使比起祖父来,简直诡异的多。

    想他祖父,出事的都是中原诸国,大家打的要死要活,也都还顾忌着礼仪面子,不会对使者干什么。

    再看看他,第一次出使,被匈奴当地部落贵族们抢,第二次出使,被月氏二王子抢,整个使团还被人掳过去做奴隶。

    这不止是他仝拾个人和家族的耻辱,还是整个大晋的耻辱,大晋友好的心就这么被月氏踢开了。

    什么时候中原国家受过这种侮辱,报仇必须报!

    要是两国开战,他们使团遇了不测也就算了,但双方都好好的,人家就是看他们带着的国礼好,冲着抢宝贝来的,这真是让大晋使团没话讲。

    他相信了,外面的人果然都是没有礼仪的蛮夷。

    当然,遇上蛮夷,不是什么诡异的点,诡异的是他出去一次,大晋就对外出兵一次,等再走的时候,大晋都会多上不少东西,土地、人口什么的。

    以前在诸国时代的时候,顶多就是两国交战后派个使者互相礼貌一下,但使者的能力有限,最多根据人脉和个人魅力能周旋一番,最后还是根据实力强弱割城池。

    哪有仝拾这种使团出去了,被人揍了,然后大晋报复回去,大晋又好处都收到了的事。

    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