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考试后(2/3)
于是很快,纸笔就被送上,万众瞩目之中,章姓士人就这么把大晋第一次取仕考试的卷子都默了出来。
第一回考试,也就考前临时做了个保密工作,何况现在都考完了,考生没有任何漏题风险。
拿到考题,除了自己已经考过的学宫士人,在场其他士人纷纷传阅,他们自己对卷子的回答、对陛下设置卷子的重点,一时之间都成了洛阳的流行话题,卷子的内容也在洛阳内部流通起来。
夜晚,东平侯府。
东平侯宴矶拿着纸张卷子,对着灯火凑近细看,把自己换成考生,思索若是自己会如何作答。
宴秋被管家领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头发都白了的祖父在光下看东西的认真模样。
“秋,见过祖父。”
对着祖父躬身行礼,宴秋就看见老人家对着自己招手。
“天子今日在学宫出题教考众人,你把这卷子拿了去写写。”
宴矶说着,已经摆手,让管家去搬来桌子和笔墨纸砚。
什么都来不及说的宴秋就这么被迫先坐下来答卷,他祖父还说不按正式考试的时间来要求他,让他今天晚上写完就成。
宴秋:“……”
祖父,我认字的,卷子上有考试作答时间,您让我今晚写完,这可比正式考试时间多多了。
无语归无语,祖父怎么样也不会坑自己,宴秋皱着眉头看完了卷子,拿起笔就开始写。
宴矶人老了,也跟着公孙弘学了一点养生呢,到点了他就去睡觉,一点也没想陪着家里孩子一起熬夜受罪。
等到第二天清早起来,老人家看着自己倒在桌上趴着睡了的孙子,让人把他扶起来,一把抽出他压着的试卷,坐在边上看了起来。
宴秋一起来,见到的就是身边闭目养神的爷爷,还有难得坐下来手捧纸卷的父亲。
嗯?他爹不捧那些轻薄珍贵的瓷器,看文章了?
那纸卷有点眼熟啊……等等,那不我写的卷子吗!
上一刻还趴在桌上的宴秋立刻清醒过来,硬生生克制住了自己想要拿回卷子的手。
见他醒了,两个长辈也没多说什么,但东平侯淡淡一句“等学宫诸位贤才们卷子出来了,去找他们的卷子看看”,就足以让宴秋心里打鼓。
我写的卷子,是很差吗?
“别在这儿拜我们了,你去学宫那两条街上,和年轻人一起多交流交流。”
见他如此忐忑神情,东平侯再吩咐一句,解了宴秋在家的禁闭,把他踢出家门。
这两年,除了在亲戚间应酬往来,基本没有出过门的宴秋完全都懵住了,反应过来自己的卷子写的恐怕是让爷爷极其不满意。
赶走二字,世子把卷子放回桌上,和老侯爷玩笑到:“宴秋这小子,在洛阳待久了。”
老侯爷睁开眼睛, 看着天资一般的儿子,说:“他是聪明,但一直长在洛阳,在洛阳子弟里面混,真不知道几斤几两了。洛阳学宫那些人,写的文章能怎么样,我不知,但他的文章,我都没脸拿去给陛下看。”
读书习武天赋还不如儿子的世子只能哂笑:“那我们秋儿不也比其他小子强多了。”
“其他小子。是刘奉那个跟着天子身边三年了的孙子,还是公孙弘满门都在长安也有差事了的儿孙?”
不比还好,比起来宴矶都生气。
孙子从小天资也好,老侯爷培养起来也觉得不错,但这几年想让他拿出去做东平侯府的脸面,忽然就有些不够看了。
比起他这还在操心家里,其他人那都弯道超车把自家人都送到天子跟前,完全不用操心子孙了。
他想送,但因为宴秋在天子面前那一露面,就是不满洛阳学宫的事,偏偏现在学宫还有声有色,《洛字》和《洛音》已经整理成册往天下传播了,更显得宴秋当时不满陛下还出头的事傻的可以。
压着宴秋在家好几年,性子倒是磨的没那么冲动了,可这才华能力在人才济济的洛阳……
东平侯越想越糟心,但又不能人眼一闭就不管家里了。
思来想去,他让世子去挑出一份厚礼来。
“你亲自去一趟长信侯府,求见广阳公主,托公主看看能不能把宴秋送去长安。”
在越来越多的有才华之人出现前,必须要让宴秋去天子身侧,让天子多看两眼好好记住。
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长辈安排打包好去处的宴秋,正老老实实按照祖父的话,来学宫外的街上转悠。
这个时间点,学宫中人都进去继续修书了。
祭酒魏骁发了话,批改考卷的是诸位大臣,又不是你们,一日挂靠单位没边,作为学宫中人你们就要来干活,哪怕是今天,你们考完试的第二天,你们也必须正常来学宫修字典。
学宫最近的那条宿舍街是没什么人,冬青街还热闹着。
“兄台,这是我写的卷子,昨天熬了一晚上,规定时间内写完的。”
“你成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