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呆子的第一笔交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天的老于家,家里却异常安静,因为母亲和大姐已经离开家前往玉米地干活儿了——她们要去拔掉那些影响庄稼生长的杂草。

    于立军知道,她们这一去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毕竟,要把一大片玉米地中的杂草清理干净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地里面天气闷热,密不透风,玉米叶子刺落在身上,一道道的小伤口,疼得要死.........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没有三四个小时的功夫,她们肯定回不来。

    而且,不到中午饭点,她们也不会轻易回家。

    小妹又去找于立凯了,她们俩还要继续去树下挖知了龟,因为一早上的收获,被二哥给截胡了。

    院子里,于立军肯定没有福气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了。

    他掩上门,急匆匆地跑去隔壁的村长家,借来了全村唯二的一辆飞鸽牌自行车。

    “婶子,给俺叔说一声,回来我给他带包烟抽.......”

    “滚,跟你叔缺你那一包烟似的,要是给老子考不上大学,以后再别骑老子的车啊!”

    “放心吧叔,稳稳的!”

    一个多小时的猛骑猛蹬,县城到了。

    于立军上辈子也是服了自己,他在开阳县三中上的高中,却愣是没有去过学校对面的国营食堂吃过一顿饭,更别提县里最近冒出来的一些私人饭馆了。

    遥想当年,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差一点就算得上书呆子了。

    好在后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在县城里赴过几次宴,听同学们吹过牛,知道这个时期的开阳县城,已经有几家像样的饭馆了。

    你比如开在东关桥头的这家黄师傅饭馆,生意就很不错。

    后世的三十年里,这里直接改名,叫做皇家大饭店了。

    你说气派不气派!

    更加关键的是,也是在这里举行同学聚会的时候,于立军才知道,这个饭馆的大厨兼老板,也就是黄师傅本人,还是他高中同班同学黄静的父亲。

    那时候,黄师傅已经是黄董事长了,他梳着一个大背头,一脸油腻地给女儿的同学来倒了一圈酒,还颇为豪气地一挥手:“孩子们,今天可劲吃,可劲喝,都算你们叔叔的,别给我省钱........”

    牛逼极了。

    ........

    此时不过上午十点,开阳东关桥头,人来人往。

    于立军把自行车停好后,便急匆匆地向饭店走去。

    他一手提着满满一竹篓的知了龟,另一只手擦着额头的汗水,嘴里还喘着粗气,看样子累得够呛。

    来到饭店门口,于立军停下脚步,看着那扇敞开的门,心里还有一丝激动,一丝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推开门走进去。

    进入饭馆后,于立军四处张望着,寻找那位豪气的“黄叔叔”。

    他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拎着手中的竹篓。

    终于,他在后厨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黄叔叔”,正坐在那里,手里熟练地削着土豆皮。

    一边削,嘴里还一边念叨着:“这肉食太他妈紧俏了,拿着钱都买不到,奶奶的,咱开这么大的饭馆,总不能天天让顾客吃土豆丝吧.........”

    他的念叨声音还不小,一下子就把于立军给听乐了。

    这还真是巧了。

    “黄叔,忙着呢?”

    “嗯呢,你是........”

    黄炳文听到声音后,很诧异,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连土豆皮也不削了,他缓缓地站起身子,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不禁犯嘀咕:“这小子是谁啊?”

    “叔啊!”于立军满脸堆笑地凑到近前,“你看看,我这是知道你饭馆开得大,特意从老家给你踅摸了道好菜,还是肉菜呢!”

    说着他将那竹篓里的东西放在桌上。

    “咦,你小子,有头脑啊,这是……知了猴儿?”。

    黄炳文也乐了。

    “对对对,叔啊,这可是好东西啊!”于立军兴奋地说:“这叫金蝉,在咱们老家都叫它知了龟、知了猴儿。别看它长得丑,但吃起来可香了!干煸金蝉,你们城里人肯定没吃过吧?”

    其实,这个时代的城里人,大部分也是吃过油炸知了龟的。

    黄炳文都吃过不止一次。

    那种唇齿留香的味道,他现在还能回味过来。

    可吃过归吃过,那都是在家里,自己偶尔去树林里摸一次,偷偷地炸了吃,在饭馆里还真没有上过桌。

    关键是,作为内陆城市,开阳县改开没几年,这小饭馆也是刚刚才允许经营,还真没有人琢磨这玩意儿。

    此时,黄炳文心里正困惑着自家的饭馆里采买不到肉食,但他也仅仅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去某个地方购买猪肉,却没有真正开动脑筋,去思考其他的解决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