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忙得焦头烂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韦氏失态惊呼,忙捂住嘴。

    几个大木箱里全是色泽艳丽的绫罗绸缎,在长安时都没这么富庶过。

    这刺史大人莫不是疯了不成?送这么多!

    “可能刺史大人好事将近!”苏樱看着箱子若有所思。

    这些绫罗绸缎价值不菲,可制衣裳,亦可做硬通货流通,等同钱币。

    这么重的礼,苏樱第一个想到的是刺史大人即将升迁。

    其实,苏樱的猜测只对了一部分。

    司农寺卿窦静临别前与卢照时长谈,天可汗对岭南道梧州寄予厚望,对粮食专署区的策略甚是满意,未再提及其他。

    窦静跟随天可汗多年,知道哪些说得,哪些说不得,剩下的你自己去琢磨。

    当然琢磨来琢磨去,最基本的一点必须实现,那就是粮食翻番。

    粮食专署区这么大的动作,最后没点儿成绩,天可汗脸上挂不住。

    私下里卢照时与苏步成细细品味窦静的话,懂了!只要今年的两季稻成功,粮食实现翻番,卢照时至少升一级。

    不是提调岭南道,就是升迁至富庶地,要是成绩喜人,兴许直接提调京师六部。

    卢家本家的信也来了,对卢颉等人的死一句没提,只说岭南太偏远,让卢照时将卢家新购置的田产处理掉。

    《岭南道粮食专署区特别行政令》何人提议,这些世家安插在朝廷的耳目总能探查到。

    不完全,但所有信息碎片拼凑在一起,也拼出个大概来。

    纷纷倒吸一口气,卢家竟出了能耐人,一封奏报就让天可汗漏夜制定新政,第二日直接在朝堂上扔出。

    这策略简直挠到天可汗的心巴上,此人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原本还怒不可遏,愤怒卢颉死的不明不白的卢家本家,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赶紧给卢照时去信,只字不提卢颉之死,还全权让他处理梧州购置的田产,所得钱财留着自用,体贴他这些年的不易。

    态度亲切和蔼,暗示前事揭过,他还是卢家人。

    虽然卢照时损害了本家利益,但这利益毕竟未产生,只是预期。

    购买田产也没花几个钱,没啥损失。

    但卢照时即将一飞冲天,将会是卢家份量极重的棋子,是卢家未来的参天大树,本家哪会翻脸?

    卢照时也不客气,收下就收下。

    这一清理还吓了一跳,卢颉在其中给自己扒拉不少,卢照时全收没,田产归还农人。

    收买县令、官吏的资产收回充公上报,但买卖田产归还后的钱财收归自己。

    想到苏步成冒死劝谏自己,自己前途无量,对苏家心生感激,将收回的资产折成价值高昂的绫罗绸缎,随着打谷机一同送来。

    清理田产已经完成,卢照时不舍得放苏步成走,留在自己身边当幕僚。

    一心为公,忠肝义胆,又有治理经验,深谙官场之道,闲置了可惜,不用白不用!

    苏步成手里握着苏樱的几个后续提议,补充完善专署区的运作。

    粮食不可能全部贮存在岭南道,不流通起来,缺粮的地方还是缺粮。

    岭南道的粮食要运出去,就需要解决道路问题。

    岭南山高路远,全靠两条腿走,很多地方车马无法通行。

    所以粮食翻番的同时,道路建设也要着手进行,水路、陆路、码头、客栈等配套建设。

    不单道路畅通,还要人手装卸、周转,粮食才能源源不断送出去,同时也解决许多人的生计问题。

    这也是那日苏樱鼓励二叔研制水泥的原因。

    一年两季,后面将会是三季,这里地广人稀,很快会积压大量的粮食,道路问题不解决,会制约粮食专署区的后续发展。

    苏老二的水泥将会是岭南道路建设的神器,不止道路,码头、粮仓等都会用上。

    也该林冲之运气好,拿着胡县令的举荐信找到卢照时,一番交谈,觉得此人有些才干。

    跟胡县令一样,本分厚道,有实干之才。

    原本打算安置到下县做个从九品下的县尉,却不想桐县梅县令撸了,整个县衙从上到下几乎无一幸免。

    卢照时就把林冲之安到桐县县丞位置上,代管桐县。

    这事儿有难度,但也是机会。

    只要捋顺桐县上下,两季稻顺利栽种并收获,年底考评得上,就有机会转正为县令。

    虽然只是从七品下,但实打实的一县主官,与胡县令平起平坐。

    再说林冲之,离开后不放心胡县令,写信给故旧好友,给自己找人手,同时也给胡县令找。

    奈何好的主家不放,没啥才干的林冲之没好意思举荐。

    就这样,胡县令一天忙的飞起,下面各曹都不轻松。

    梧县是梧州、乃至岭南道的样板县,许多事情都走在前头。

    插秧后,到冬小麦收割,有一个月的空档,召集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