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一波三折(需重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逸能搞定吗?

    当然能。

    可问题依旧很大。

    白吃皇粮的工人如何解决?

    整个制药厂已经处于停摆状态,在王逸看来,除了一些真正干实事的工人和一些科研人员有用外。

    其余的工人亦或者领导,都是拖后腿的存在。

    如果不解决他们,就算他有泼天的能力,都无法让濒临死亡的制药厂起死回生。

    看老干部的模样,只要自己说出‘能解决’这三个字,只怕会赶鸭子上架。

    可王逸又不喜欢从政的规矩和束缚,一旦踏上这条路,也就意味着王逸无法如现在这样肆无忌惮,甚至偶尔还能违规操作。

    但是,

    听老干部的语气,似乎解决制药厂的问题才能得到李长安的支持,才能开展有效的专项斗争小组活动。

    这对老干部的威严能起到很大效果,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把火刚刚烧到一半就哑火?

    的确,老干部在京海属于三把手,除却李长安和张建国外,权势最大,管辖最广,含金量最足。

    可那又如何?

    一把手始终是一把手。

    真正的领导只有李长安一人。

    李长安无法对老干部进行处罚,但能决定分管工作,可以让老干部过的非常不舒服,短时间内看不出任何问题,可时间久了,会让其他人如何看?

    没话语权就没人事权,没人事权就没人愿意跟着你。

    王逸无奈的叹息一声。

    不想走上从政这条路,可偏偏,有人逼着他走上去。

    老干部劝说我,黄老也认同,李长安也要凑热闹,那就上!

    王逸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孟叔,我的确有办法解决,制药厂说白了是受到国际冲击,研发跟不上,药效不行,这是最根本的,其余都是癣芥之疾。”

    既然是制药厂,如果自己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孟德海面色由阴转晴,在其他人眼中,京海制药厂是个陷阱,是个不敢踏足的危险,一旦接手,很容易担责。

    但如果王逸能解决,那就不是危险,而是机遇。

    更别说能借此机会让王逸的起跑线比其他人更高,走的更远。

    简直是两全其美。

    王逸也考虑过公私合营,但公私合营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将由资本变为共有,可本身京海制药厂就属于公有企业。

    他如果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入场,公家代表着居于领导地位,他会丧失经营管理权。

    这年代的确是如此。

    也就意味着依旧有尸位素餐的领导依旧匍匐在脊骨上吸血,甚至还会干扰他的决策,也许能做到回光返照,却无法起死回生。

    别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

    所以,

    王逸打算对京海制药厂进行大力整顿,害群之马全部剔除,该送去坐牢的送去坐牢,该追责的追责,该追讨吃空饷的资金全部追回。

    要有这样的权利,就需要登临厂长之位,并且要决策权!

    “孟叔,我有几个条件。”

    王逸严肃着说。

    这件事本身与他无关,现如今揽到自己身上,完全是为老干部的前途着想,这把火必须要烧起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于解决京海制药厂的问题后又该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你说。”

    孟德海当然明白王逸的心意。

    更别提已经走上他期盼的道路。

    “第一,京海制药厂需要偿还的债务一年内不允许催缴。”

    “第二,银行给予无条件、无息借贷。”

    “第三,京海制药厂内的一切事务由我做主,任何人不能指手画脚,哪怕书记也不行。”

    “第四,……”

    孟德海听着条件,眉头越皱越深。

    第一个条件很容易满足,只需要一句话即可。

    可后续的条件有问题。

    孟德海忽然有些后悔。

    需要银行继续贷款,资金不会少,如果京海制药厂起死回生那还好,如果没成功。

    失败的话,那王逸会担责!

    损害国家公共财产罪!

    按道理讲,‘故意’毁坏财物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王逸是从一介白身拥有了编制,属于人才聘用,数千万资金打水漂的话,自然需要承受相对应的代价,除非能填上坑。

    也就是说有回旋的余地,却也属于吃力不讨好。

    当然,光是这一点还不至于让孟德海后悔,仅仅只是些钱财罢了。

    他可是知道京海制药厂的腐败程度。

    贪污、吃空饷等情况比比皆是。

    一切事务由王逸做主,任何人不得插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