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曹闯表忠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事情常有发生。

    况且王逸人言轻微,自己能得到个副厂长的职务都算是赵蒙生另眼相看,更别说‘要求’赵蒙生连烂摊子一并解决了。

    让赵蒙生接管京海制药厂对自己而言的确有些好处,信守承诺嘛,可那些好处是外在的,吃到嘴里才是真的。

    与其为了制药厂的一干人等,而去开口,岂不是会在赵蒙生心中留下贪得无厌的感观?

    在自己的前途和他人的前途面前进行选择,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

    对不起曹闯他们又如何?

    心黑的直接不闻不问,反正又影响不到自己,心善一点的也许会进行一些补偿。

    哪有像王逸这般,自己高升了,还想着下面的一群人?

    说是他的功劳并不为过,顶多只有曹闯拿出半生奋斗作为赌注,而其他的……可不会背锅,顶多会浪费几年的时间罢了。

    也正是这种原因才导致王逸在京海的风评极好,都认为跟着王逸干或者跟他合作绝对不会吃亏。

    毕竟,有事儿他是真上啊!

    有这个名声在,谁都想巴结巴结他,上他这条船,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渠道罢了。

    这件事属于自己的功劳没错,但其他人说可以,自己也这么说,就显得得意忘形了。

    “你能拿半生的奋斗相信我,我又怎么能让你失望?”

    王逸笑着跟曹闯和沈复碰杯,夹起一些菜放进孟钰的碗里。

    孟钰是出来打牙祭的,才不会管他们商业互吹,就盯着桌上的各种菜,搞的像是好久都没吃上肉一样。

    王逸宠溺的看了一眼,顺手递了一张纸巾过去。

    当初让曹闯来背锅,虽说提前说明,可也算是他们爷俩办事不地道,好在结果皆大欢喜。

    即便曹闯去年差点行差踏错,可好歹也是悬崖勒马,对老孟同志而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没曹闯坐镇一线办案,老孟同志这个局长坐的也没那么舒心。

    不同的单位靠不同的政绩,对于市局而言,想要升职,想要成绩,只看结案和治安等等。

    若是出现重大案件,影响颇深的案件,很多时候都需要局长下军令状,规定时间内破案,要是办砸了,就地免职也不是没有案例。

    曹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几十年,经手并破获的案件可不少,甚至还因此负伤多次,三等功拿到手软,可最后都四十多了,还没走上领导层。

    当然,市局局长任期一届为五年,可以连任一次,大部分3年轮换。

    而老孟属于第一任,是从县委书记提拔上来的,任京海市副市长、公安局长。

    按照原剧,下一步任职流程:市委常委、青华区委书记→市委常委、各部部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人大主任。

    所以,老孟在市局担任局长最多不超过三年。

    可这三年下来加上曹闯以往的政绩,要个副局长的职务并不过分。

    老孟没同意,亦或者说因为曹闯只是在老孟手下干了三年、加上学历问题、赵立冬虎视眈眈的因素,不愿意发力罢了。

    但说到底还是老孟同志办事有些不地道。

    当然,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

    也许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曹闯现在四十多岁,即将履任正处级的领导职务,虽说前途黯淡,顶天了摸一摸副厅级的尾巴,也属于普通人的天花板级别了。

    老孟也许看不上,但王逸看得上啊。

    好歹还有十几年的政治生涯,左右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情,能帮为什么不帮?

    现在的帮忙都会在将来化为你的助力!

    这也是顺水人情的事儿,毕竟李长安给予的权限他自己又用不上,不能白白浪费这个好机会。

    清楚归清楚,王逸却没开口。

    赶趟送好处,平白掉价,也不够让人重视,别到时候送人情变成理所应当,那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正现在着急的又不是他。

    李长安既然能将各个职务的事情告诉他,显然外面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一直待在京海的曹闯想要打听情况,并不是特别难,其心里必然已经知晓。

    他就不信曹闯这官迷会忍耐的住。

    王逸绝口不提任职事情,吃的理所应当,时不时聊两句最近的状况,给孟钰夹夹菜,好不快活。

    王逸是不急,曹闯和沈复很急!

    特别是跟几个朋友聚餐后,他也想争取争取。

    如果实在没机会,他也不会急迫,可要是真有机会,谁不愿意一步到位?

    但曹闯次次想开口,最后都咽了下去。

    王逸虽说叫他闯哥,可论起年龄而言,他都快大王逸两轮了,他儿子都比王逸年龄还大。

    对一个比儿子年龄还小的人表忠心,属实有些难以张口,抹不下这个面子。

    但如果不表忠心,非亲非故的,王逸凭啥帮他?

    就算是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