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师叔’或是‘小师姑’(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有点意思啊,看来你已经完成二次淬体了?那你的骨髓也应该已经质变过一次了吧!”

    这话一出,连旁边的青青都不由自主地抬头看来,显然她对“二次淬体”这个词汇并不陌生。

    姜星以谦虚地回应道:“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完成的。这还得多亏李哥给我寄来的强身液……”

    “这是你自己的努力成果,与我无关。”李正初打断了他的话,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犀利,“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还很平平无奇。但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你就已经完成了二次淬体!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他继续说道:“当初杨阳的事情结束后,我就知道你不会一直沉寂下去。但我以为你可能要在上了武系大学之后甚至毕业之后才能展露头角。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做到了这一点。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回想起姜星以干掉杨阳的那一刻起,李正初就坚信这位高中学弟早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而现在看来他的判断并没有错——仅仅时隔两个月的时间姜星以就已经完成了二次淬体实现了骨髓的质变。

    他推测姜星以现在的元气应该已经超过了180摩尔与当初自己完成二次淬体时的水平相当甚至更高。

    这样的人才在武道界中可是比一阶武修还要难得的存在啊!

    并非人人皆能完成二次淬体的。在万山武道大学这所拥有四千余学子的学府中,据李正初所知,成功进行二次淬体的学生寥寥无几,竟不足五人!这五人皆是入学后,借助学校的丰富资源,并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方达成此等成就。

    其中,李正初本人便以其卓越的进度脱颖而出,于大一上学期便已完成二次淬体,堪称佼佼者。

    而另有两名学生,更是历经漫长的等待,直至大三才达成此目标,其间的艰辛与付出可想而知,若非学校见其潜力非凡,恐也难再给予支持。

    李正初外表虽显平和,内心却藏着一份难以言喻的骄傲。能得他如此赞誉之人,在万山武道大学中实属凤毛麟角。

    此刻,他身旁的青青,显然对这位师兄的言语有着几分了解,目光再次落在姜星以身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探寻。

    此前未曾与姜星以深交,青青心中略感犹豫,但仍鼓起勇气问道:“你……你真的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完成了二次淬体吗?”

    姜星以尚未开口,李正初已抢先笑道:“应是如此。说起来,这小子与你还算有些渊源,算是我的半个师兄弟吧。”

    言罢,他朝姜星以投去一抹歉意的目光,并非自夸其功,亦非有意轻慢他人,只因自从恩师陷入地域界、音讯全无后,老师的女儿便一直郁郁寡欢。

    今日难得见她对此事感兴趣,李正初便想借此机会逗她开心一番。 果然,当“师侄”二字出口,青青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又羞涩地低下了头。

    姜星以对此并不介意,他深知李正初所言非虚。自己的《淬体法》与《战桩》确实得到了李正初的悉心指点。

    他亦能感受到李正初的良苦用心,于是顺着话头笑道:“既然如此,我是不是该称青青为‘师叔’或是‘小师姑’呢?”

    此言一出,小师姑再也绷不住笑意,“噗呲”笑出声来,随即又急忙捂住嘴巴,羞涩地低下了头。

    李正初见状心中大喜,向姜星以一个眼神示意以表感谢。

    随后,他收敛了玩笑之心,转而认真地问道:“你既已完成二次淬体,接下来是打算趁热打铁继续突破还是选择稳固根基、蕴养元气呢?”

    面对李正初的提问姜星以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问道:“李哥那二次淬体之后是否还能继续淬体?骨髓是否还能再次发生质变?”

    李正初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当然可以。但骨髓质变至多只能发生三次这是极限。不过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随着元气的提升我们的身体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准武修时期元气的高涨对未来突破大有裨益但并不意味着越高越好。过犹不及一旦感受到身体不堪重负万不可勉强为之。

    此外,三次淬体所带来的提升其实相对有限,由于我并未亲身体验过,所以我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我曾有幸结识了一位来自天京武修书院的三次淬体者。他原本天赋异禀,但过分沉迷于追求三次淬体,导致在准武修阶段停留过久。当他的同期学生纷纷突破至二阶时,他却还在原地踏步。当他终于完成三次淬体后,本以为能迅速赶超,却发现后期的淬体速度虽有提升,但与前期巨大的投入相比,性价比却远不如预期。

    他继续说道:“在武道前期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完成全身的淬炼。无论是作为武修后进行的淬炼还是准武修时期提前进行本质上并无区别。因此切勿为了单纯的压制而压制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长远发展。

    另外,骨髓质变的程度,既取决于天赋也关乎运气,初阶为普通骨髓质变,随后是进阶的玉髓质变,最终有望达到极限的金髓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生命力增幅显着:第一次质变增幅在10%以内,玉髓增幅达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