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位皇帝来自牢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大汉的皇宫中,刘询处理完政务,靠在龙椅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稍作歇息后,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回监狱探望曾经的故人。

    他轻唤一声:

    “来人,准备车马,朕要出宫。”

    不多时,他便带着一队训练有素的侍卫,轻车简从,低调地离开了皇宫,朝着那座曾经熟悉的监狱而去。

    监狱中的胡组和郭征卿正坐在简陋的屋内,忧心忡忡地谈论着生活的艰辛。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接着便看到刘询大步走进来。

    两人先是一愣,随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慨。

    刘询走上前,亲切地握住她们的手,说道:

    “胡娘,郭娘,我来看您了。”

    胡组与郭征卿,皆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颤抖着说:

    “病已!你。你怎么来了!”

    “呸,呸。呸!不对!”

    “陛下,您怎么来了!”

    说完,胡组与郭征卿就要对他行跪拜大礼,但立马就被皇帝刘病已给制止住了!

    紧接着,刘询又走进一间间牢房,看望了其他曾经照顾过他的人。

    那些爹爹娘亲们见到如今已贵为皇帝的刘询,纷纷跪地行礼,眼中充满了敬畏与惊喜。

    刘询赶忙让众人起身,温和地说道:

    “我从未忘记你们的养育之恩。”

    “大家,快快起身来~”

    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关切地询问着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

    刘询仔问着每个人的近况,当听到有人在狱中因冬日寒冷而染上疾病,他立刻皱起眉头,吩咐身边的侍从:

    “速速回宫取来上好的棉衣和被褥,不得有误!”

    对于那些罪责较轻的,刘询下令减轻罪责,放出牢狱,回归社会。

    他对身边的官员严肃地说道:

    “这些人虽曾犯错,但也有善良之心,朕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且要妥善安排他们出狱后的生活,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自食其力。朕会派专人监督此事,务必落实到位。若有敷衍了事者,严惩不贷!”

    而当年力保他的丙吉,刘询更是将其调进朝廷中央,委以重任。

    丙吉跪地谢恩:

    “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刘询扶起丙吉,感慨地说:

    “丙爱卿,若不是你当年的拼死相护,朕恐难有今日?朕相信你的才能,定能为大汉的繁荣贡献力量。朕还望你能多多发掘人才,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

    丙吉眼中泪光闪动,坚定地回答:

    “陛下放心,臣必不负所托。”

    那些狱卒们也因刘询的到来而充满期待。

    刘询深知其中不乏有才能之人,他一一询问,对于有能力者,当场提拔重用。

    其中一名狱卒名叫张武,他对监狱管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刘询听后,当即任命他为监狱改革的负责人,让他制定新的管理规则,改善监狱环境。

    张武激动地说道:

    “陛下信任,臣必当全力以赴,不负圣望!”

    刘询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朕相信你,定能做好。”

    刘询对众人说:

    “朕深知在这艰难之地,亦有大才被埋没。朕要让有能者为大汉效力,共同开创盛世。只要你们心怀忠诚,为大汉尽心尽力,朕绝不亏待。”

    众人感恩戴德,高呼万岁,声音在监狱中回荡。

    刘询离开监狱时,心中满是感慨。

    他抬头望着天空,大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责任深深地刻在心中。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要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辜负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期望。

    回宫后,刘询更加勤奋理政,常常在书房中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直至深夜。

    大汉在他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

    各地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商业繁荣,丝绸之路贸易频繁,来自各国的商队络绎不绝。

    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国的学者和艺术家纷纷来到大汉,交流切磋。

    刘询还鼓励学术研究,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在他的努力下,大汉迎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然而,这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

    一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刘询得知后,雷霆大怒,下令严查。

    他派出了亲信大臣,深入各地调查,揪出了一批不法官员。

    这些官员被押解回长安时,个个面如土色,后悔不已。

    刘询毫不留情,严惩不贷,有的被罢官流放,有的甚至被处以极刑。

    百姓们拍手称快,对刘询的英明决断赞不绝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