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汉女大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刘询始终坚守初心,为了大汉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不懈努力着。

    然而,就在这看似顺遂之时,皇后许平君突然患上了女人特有的病症,宫中的男太医们围在皇后榻前,个个眉头紧锁,束手无策。

    刘询焦急地在殿外踱步,他的脚步急促而沉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担忧。

    时不时向里张望,心急如焚!

    太医们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有效的诊治方案,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这时,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尖着嗓子骂道:

    “一群废物,连皇后的病都瞧不好!”

    太医们吓得纷纷跪地,瑟瑟发抖,他们的脸色苍白,额头触地,不敢抬头直视皇帝的怒火。

    为此,皇帝刘询心急如焚,广招天下医者,只为能寻得良方,治好皇后的病症。

    他甚至亲自书写诏书,言辞恳切,那一笔一划都饱含着他对皇后的深情与担忧。

    他在诏书中详细描述了皇后的症状,表达了对皇后病情的焦虑和对能者的渴望。

    消息传出,天下医者纷纷响应!

    最终,一位来自民间的女医者义姁被举荐入宫。

    义姁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坚定。

    她身着朴素的衣裳,却难掩其不凡的气质。

    刘询亲自接见了义姁,急切地说道:

    “你若能治好皇后,朕必有重赏。”

    他的声音略带颤抖,目光紧紧盯着义姁,仿佛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

    义姁行礼回道:

    “这是我分内之事,何须重赏~”

    “陛下放心,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给人一种莫名的信心。

    义姁仔细为皇后许平君诊断,她轻柔地触摸皇后的脉搏,眼神专注而认真,查看脉象,仔细询问皇后的饮食起居等细节。

    每一个问题都问得详尽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经过几日的观察和思考,她开出了独特的药方,并亲自为皇后熬药、施针。

    熬药时,她守在火炉旁,控制着火候,神情专注。

    施针时,她的手法娴熟而精准,动作轻柔,生怕给皇后带来痛苦。

    在义姁的精心照料下,皇后许平君的病情逐渐好转。

    刘询每日都要前来探望,看到皇后气色渐佳,他紧皱的眉头才慢慢舒展开来,心中的大石头也才慢慢放下。

    终于,皇后恢复了健康,容光焕发。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刘询大喜,要重重赏赐义姁!

    他不仅要赏赐她金银财宝,还要赐予她荣誉的称号。

    他深知义姁的医术若能传播开来,将造福更多百姓,尤其是那些深受女性特有病症困扰的人们。

    于是刘询下旨命义姁在天下间传播她的医术,特别是为女人看病的医术!

    义姁赏赐不要,但在天下间传播她的医术,特别是为女人看病的医术,她是十分乐意。

    在领旨后,她开始游历各地。

    她在各州府开办医馆,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医馆里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求医的女子。

    她收徒授艺,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

    她的徒弟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渴望能学到她的精髓。

    许多女子听闻义姁的到来,纷纷前来求医。

    义姁不仅为她们治病,还耐心地讲解预防和保健的知识。

    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让患者们感到无比的安心。

    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义姁不辞辛劳,亲自上门为贫困的百姓诊治。

    道路崎岖不平,她却毫无怨言。

    她的身影出现在破旧的农舍里,为那些无助的人们带来希望。

    她的善举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对她赞不绝口!

    然而,义姁的举动也引起了一些地方医馆和医者的嫉妒和不满。

    他们联合起来,试图排挤义姁。

    在集市上,他们故意散布谣言,说她的医术不过是歪门邪道。

    但义姁并未被这些困难打倒!

    她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

    在一场公开的医术比试中,她轻松地治愈了一位重症患者,而那些嫉妒她的医者却束手无策。

    越来越多的百姓站出来支持她,那些嫉妒她的人最终也不得不折服。

    在传播医术的过程中,义姁还遇到了一些疑难杂症。

    她不断钻研,与同行交流探讨,最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深夜的油灯下,她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古籍,寻找着治病的灵感。

    同时,皇帝刘询为了支持义姁的工作,下令在各地建立专门的女子医馆,并提供资金和药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