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肖玉开始说往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春哥说:“我原来在一家大厂当文员,每年元旦、端午、中秋、国庆节,公司就发物资。有次公司开会,主题是讨论如何让厂子更兴旺。

    我作为一般文员破例被选中了。在会上,我对公司的办事效率,某些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宁摇了摇手:“不必细说了。你就是因为提了节日不要发物资要发钱。 所以被老板以别的名义开除了。”

    春哥眼睛瞪得圆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一个人说话都有个主题嘛,你一开口就告诉了我,说节假日专门发物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开除你。”

    春哥半天都没反过来。

    一宁说:“公司一定是由几个股东组成,当然是由大股东说了算。”

    春哥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一宁接着问道:

    “那为什么不直接发钱呢?如果发一千块钱,那么这一千块钱就完全属于你自己了。

    而现在只发给你五百块钱,另外五百块钱则以物资的形式发放给你。这些物资中存在着一定的利润,那么这个利润又给了谁呢?”

    春哥恍然大悟地回答道: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要照顾那些有关系的人,或者是自己的亲戚啊。”

    一宁笑笑,说道:“这就对了,凡是不发现金,都是为了照顾关系户。”

    说完这件事,一宁接着为春哥继续算命。他只算了春哥三点。

    首先是考上一所三流本科大学;

    其次是在前几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太顺利;

    最后是在广告行业才摸对路子。

    讲完这些,一宁说:“整体上,你30岁前就这么些事。”

    春哥说:“小师傅,我非常佩服你。真算得准确无误。”

    一宁笑笑,说道:

    “有些人适合领导他人,即使他们最初进入公司时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崭露头角,最终被人们所发现。

    然而,对于你来说,天生就更适合独自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呢?”春哥问道。

    一宁半闭着眼睛,像在回忆,又像在思考。

    仍然才慢慢地说道:“其实喜欢单干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他们内心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往往在深夜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付诸实施。

    这类人很难适应那种需要层层请示、报批的工作模式。你就是这种人。”

    春哥听后,佩服地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一旦脑海中有了想法,就立刻想要付诸行动。”

    半晌,他又问道:“那另外一种人又是怎样的呢?”

    “另一种人则是天生懒散自由,做事慢腾腾的,无法忍受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方式。”

    春哥点点头。他觉得徒弟给自己算命,都这么精准,那师傅更是个高人。

    算命告一段落。

    春哥笑道:

    “那我们谈谈广告的事吧,我想给你们做得不同凡响一点。”

    “不同凡响?”

    “对,广告词就这是写——住店算命,算不准可以来砸【春哥广告店】。”

    一宁笑了:“你留个手机号吧,等我师父回来了,我向他请示,如果他同意,我就及时通知你。”

    春哥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问道:“算命要多少钱呢?”

    一宁轻轻摇了摇头,嘴角依旧挂着微笑:“免费吧。”

    听到这话,春哥脸上露出感激之色,然后转身离去。

    一宁想,这个年轻人有想法,给别人打广告,也不忘给自己捎上。

    过了一会儿,师父就回来了。一宁将广告店老板的想法详细地讲述给师父听。

    师父听后,缓缓说道: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只有这样,那些隐藏在角落中的人才会主动找到我们。”

    他这句话,就好像那三老鼠就潜伏在附近一样。

    次日,春哥的广告牌就做好了。

    这广告牌就立在“玉楼客栈”的大门外面。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那些来三清山旅游的游客们,在这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着这广告牌,一下就好奇起来,一群又一群人站在那儿看着,然后就进来问,还有没有房间?

    不到几天,这玉楼就天天客满,连带附近的几家店子也生意火爆起来。

    住在这儿的游客,就把这儿住了两个有名的算命大师这个消息发给更多的朋友。

    这下,人们才发现,请个算命的住店是一种新型生财之道。

    最高兴的是肖玉,她经常要对别人说两句话。

    一是对不起,都住满了。

    二是对不起,本店不打折。

    她时不时到师父的房间地坐坐,也跟着一宁一样的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