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神探狄仁杰之《使团惊魂案》(大结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狄仁杰站在李青霞面前,语气沉重而坚定:“一条白绫,一杯毒酒,为了你的父兄不受牵连,你选择吧。”

    他给了她一个选择,尽管这是一个残酷的选择,但也是对她最后一丝人性的尊重。

    李青霞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狄公,感谢你给了我自己了断的机会。说句实在话,我李青霞从来没有佩服过任何人,除了你之外。”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也许在这一刻,她终于放下了对权力的执着。

    或许从此刻起,那个为了权力近乎疯狂的女人,将不复存在。

    金木兰已然变回了最初的那个翌阳郡主,她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对狄仁杰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轻蔑变成了充满敬意的“狄公”。

    就在刚刚,虎敬晖在保护狄仁杰的关键时刻,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一把将金木兰推飞了出去。

    伴随着一声惨叫,金木兰被摔得狼狈不堪。

    而虎敬晖,在完成了这一英勇的壮举后,也真正地倒下了,他躺在狄仁杰的怀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我从未想过,闭上眼后,那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愿别再有仇恨。”虎敬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最后,随着悲壮的bGm音乐轰然响起,他在狄仁杰的不舍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虎敬晖的牺牲,成为了本剧中一个难以平复的情节。

    他的形象,他的故事,他的勇气和牺牲,都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记忆。

    虎敬晖,一个本性并不坏的人,却因自幼背负着深重的仇恨而身不由己。

    家族被抄斩的悲痛、隐姓埋名的屈辱,曾一度让他的双眼被仇恨所蒙蔽。

    他没有统治天下的野心,他所做的一切,大多是为了实现爱人金木兰的理想。

    然而,在与狄仁杰的朝夕相处中,虎敬晖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爱人所走的道路是错误的。

    狄仁杰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心怀天下的情怀,深深感化了他,促使他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多次苦劝金木兰放弃那些危险的计划,但金木兰却如同被诅咒的灵魂,对任何劝告都置若罔闻。

    在亲情与爱情的两难抉择中,虎敬晖最终选择了忠诚和正义。

    他毅然决然地站在了狄仁杰的一边,用自己的身体挡下了那致命的一刀。

    这一行为,不仅是对狄仁杰的忠诚,也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救赎。

    虎敬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仇恨、爱情、忠诚和救赎的复杂叙事。

    他的牺牲,成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着人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选择正义和光明的道路也永远不会太迟。

    虎敬晖并不畏惧死亡,对他而言,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让他不再夹在爱人和慈父之间备受煎熬。

    在他离世之后,狄仁杰将他留下的幽兰剑赠予了李元芳。

    元芳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好友,决定从此弃刀用剑,怀抱如燕,以此缅怀虎敬晖的英勇与忠诚。

    至于益阳郡主李青霞,狄仁杰为了保护她的父兄不受牵连,为她准备了选择自己结局的机会——一条白绫和一杯毒酒,这是对李青霞最后的尊重和体面。

    李青霞在这一刻,被狄仁杰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她感到深深的羞愧,最终选择了毒酒,一饮而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至此,幽州案终于落下帷幕,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却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不久之后,狄仁杰将整个事件的详细经过撰写成一份奏折,呈报给了朝廷。

    在皇宫中,黄门官正高声朗读着他的这份结案奏折。

    在奏折中,狄仁杰高度赞扬了原甘南道游击将军李元芳。

    尽管曾遭冤陷,李元芳却忠勇不屈,身冒百死,协助狄仁杰击破逆党,功勋卓着。

    因此,狄仁杰奏请朝廷封李元芳为检校鹰扬卫中郎将,并留于自己身旁听用。

    对于虎敬晖和李青霞,狄仁杰在奏折中选择了隐瞒他们的罪行。

    他称李青霞虽不幸沦落歹徒之手,但其贞操节烈,不辱国体,最终伏毒以抗暴,恳请朝廷谥为贞烈郡主,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

    千牛卫中郎将虎敬晖,身先士卒,屡陷奇功,居功至伟。

    为救狄仁杰,遭歹人毒手,不幸身亡。

    狄仁杰在奏折中表达了深切的痛惜,并请求朝廷赐予虎敬晖一等忠勇伯的称号,以表彰他的忠勇牺牲。

    奏折的最后,狄仁杰还特别提到了吉利可汗。

    他提到吉利可汗不仅虔诚上表,感谢大周的复国之恩,更是准备亲身赴阙朝拜,与天朝永结盟好,展现了其对大周的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份奏折不仅详细记录了幽州案的始末,也对那些在事件中表现出色和牺牲的人物给予了应有的荣誉和纪念。

    武则天听完这份真假参半的奏折后,心中明如镜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