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强运加身的兵部侍郎(1/2)
兵部侍郎万万没想到。
自己人都已经躺到家里了,竟然还能被紧急拉回来加班?
本来昨夜在收到前线吃败仗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预感到今日上朝可能会大事不妙。
所以提前告了病假,为的就是能离女帝的怒火远远的,免得波及到自己。
可没想到,这紧躲慢躲,还是没躲过去!
当御前侍卫敲响他家门的那一刻,兵部侍郎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没办法,就算他再不情愿,也只能更换朝服,一脸丧气的出了家门。
临行前,他甚至还特意跟自己的妻子父母做了告别,好像此去之后,真的就回不来了一样......
等到了朝上,感受到女帝那压迫十足的目光后,兵部侍郎也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一个滑铲,熟练的跪地磕头:
“臣,罪该万死,身为兵部侍郎,竟然在国家如此危难的时候,染上风寒,不仅不能第一时间站出来替陛下分忧,反而要陛下派人来慰问臣?
“臣实在惶恐啊,惶恐啊陛下,万望陛下恕罪!”
边说着,他还不断咳嗽了起来,仿佛真的病的很严重一样。
而这副戏精的做派,也是不由得让朝上众臣撇了撇嘴。
但大家也都没说什么。
毕竟如今也算是“一条战线”上的,相互砸场子的事情自然干不出来。
而女帝用审视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兵部侍郎,冷笑道:
“无妨,朕其实也不愿麻烦爱卿的,但奈何事情出的太大,我大周西境恐遭兵患,这才不得已派人去请爱卿的。
“毕竟,爱卿贵为兵部侍郎,这出了岔子,理应分忧担责不是?”
听到“担责”二字,兵部侍郎瞬间冷汗都惊出来了。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那宋青舟也不是自己举荐的啊!
当时不是他自己跳出来的吗?
这锅应该扣不到自己头上吧??
兵部侍郎很想这样大声质问。
可他不敢。
因为就在迈入金銮殿前的那一刻,他看见了正在不断用水清理石狮子的宫人们。
结合起自己来的路上,无意间跟侍卫们的“闲聊”。
不难猜出,今天是谁死了......
连堂堂武宁公后人都是说杀就杀,那他一个小小的侍郎,脖子有那么硬吗?
挣扎片刻后,兵部侍郎果断选择了从心,言语尽显谄媚的说道:
“臣既食朝廷俸禄,理应为陛下分忧!”
“好。”
女帝点了点头,朗声道:
“既如此,那爱卿便说说,此次我大周西境之忧,朝中谁可退敌?”
“这......”
兵部侍郎一阵汗颜,半天都答不上来。
还是那句话。
能打仗的都在鹿鸣军里。
就如今朝中剩下的这些“歪瓜裂枣”,哪一个曾经带过兵,打过仗?
就算矮个里面拔高个。
可连宋青舟这个武宁公后人都大败而归,自刎谢天了,其他人就算叫他们,他们敢出战吗?
打不了。
根本打不了。
除非是把鹿鸣军叫回来。
可问题是。
一来,如今大宁铁军尽数屯聚在襄樊,这时候若是调动鹿鸣军,万一被大宁找到空子,趁机攻下襄樊怎么办?
到时不仅中原危矣,甚至女帝暴怒之下,还会再将责任推到他头上!
毕竟,那兵部尚书和宋青舟的死,可是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二来,也是因为女帝自己的缘故。
如今朝中谁都能看得出来,女帝是对鹿鸣军心有不满的。
明明三天两头襄樊便有捷报传来,可她还是觉得不够,嫌仗打的太慢,觉得鹿鸣军没尽力,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为此,甚至还时不时的就派人去传旨问话,责问鹿鸣军何时能击退大宁?
真的。
外有大宁兵患,内有朝廷责问,就这样的压力下,鹿鸣军竟然还能忍住不造反?
简直神奇!
就这,女帝至今还因为岐王的缘故,怀疑他们的忠心呢......
要换做是他当代帅,怕是早都忍不住揭竿而起,邀大宁一同进驻中原了。
可惜,这样的想法终究也只是想法。
他毕竟不是代帅。
鹿鸣军也不可能去认他。
当个老老实实的兵部侍郎都已经够累的了,哪还有那么多的闲心再去把控军队内部各种事?
见兵部侍郎犹犹豫豫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
女帝的耐心似乎也逐渐耗尽了,就在她微眯起眼,打算重新开口呵斥之时。
却见一名老人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手捧玉圭,作揖行礼:
“
自己人都已经躺到家里了,竟然还能被紧急拉回来加班?
本来昨夜在收到前线吃败仗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预感到今日上朝可能会大事不妙。
所以提前告了病假,为的就是能离女帝的怒火远远的,免得波及到自己。
可没想到,这紧躲慢躲,还是没躲过去!
当御前侍卫敲响他家门的那一刻,兵部侍郎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没办法,就算他再不情愿,也只能更换朝服,一脸丧气的出了家门。
临行前,他甚至还特意跟自己的妻子父母做了告别,好像此去之后,真的就回不来了一样......
等到了朝上,感受到女帝那压迫十足的目光后,兵部侍郎也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一个滑铲,熟练的跪地磕头:
“臣,罪该万死,身为兵部侍郎,竟然在国家如此危难的时候,染上风寒,不仅不能第一时间站出来替陛下分忧,反而要陛下派人来慰问臣?
“臣实在惶恐啊,惶恐啊陛下,万望陛下恕罪!”
边说着,他还不断咳嗽了起来,仿佛真的病的很严重一样。
而这副戏精的做派,也是不由得让朝上众臣撇了撇嘴。
但大家也都没说什么。
毕竟如今也算是“一条战线”上的,相互砸场子的事情自然干不出来。
而女帝用审视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兵部侍郎,冷笑道:
“无妨,朕其实也不愿麻烦爱卿的,但奈何事情出的太大,我大周西境恐遭兵患,这才不得已派人去请爱卿的。
“毕竟,爱卿贵为兵部侍郎,这出了岔子,理应分忧担责不是?”
听到“担责”二字,兵部侍郎瞬间冷汗都惊出来了。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那宋青舟也不是自己举荐的啊!
当时不是他自己跳出来的吗?
这锅应该扣不到自己头上吧??
兵部侍郎很想这样大声质问。
可他不敢。
因为就在迈入金銮殿前的那一刻,他看见了正在不断用水清理石狮子的宫人们。
结合起自己来的路上,无意间跟侍卫们的“闲聊”。
不难猜出,今天是谁死了......
连堂堂武宁公后人都是说杀就杀,那他一个小小的侍郎,脖子有那么硬吗?
挣扎片刻后,兵部侍郎果断选择了从心,言语尽显谄媚的说道:
“臣既食朝廷俸禄,理应为陛下分忧!”
“好。”
女帝点了点头,朗声道:
“既如此,那爱卿便说说,此次我大周西境之忧,朝中谁可退敌?”
“这......”
兵部侍郎一阵汗颜,半天都答不上来。
还是那句话。
能打仗的都在鹿鸣军里。
就如今朝中剩下的这些“歪瓜裂枣”,哪一个曾经带过兵,打过仗?
就算矮个里面拔高个。
可连宋青舟这个武宁公后人都大败而归,自刎谢天了,其他人就算叫他们,他们敢出战吗?
打不了。
根本打不了。
除非是把鹿鸣军叫回来。
可问题是。
一来,如今大宁铁军尽数屯聚在襄樊,这时候若是调动鹿鸣军,万一被大宁找到空子,趁机攻下襄樊怎么办?
到时不仅中原危矣,甚至女帝暴怒之下,还会再将责任推到他头上!
毕竟,那兵部尚书和宋青舟的死,可是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二来,也是因为女帝自己的缘故。
如今朝中谁都能看得出来,女帝是对鹿鸣军心有不满的。
明明三天两头襄樊便有捷报传来,可她还是觉得不够,嫌仗打的太慢,觉得鹿鸣军没尽力,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为此,甚至还时不时的就派人去传旨问话,责问鹿鸣军何时能击退大宁?
真的。
外有大宁兵患,内有朝廷责问,就这样的压力下,鹿鸣军竟然还能忍住不造反?
简直神奇!
就这,女帝至今还因为岐王的缘故,怀疑他们的忠心呢......
要换做是他当代帅,怕是早都忍不住揭竿而起,邀大宁一同进驻中原了。
可惜,这样的想法终究也只是想法。
他毕竟不是代帅。
鹿鸣军也不可能去认他。
当个老老实实的兵部侍郎都已经够累的了,哪还有那么多的闲心再去把控军队内部各种事?
见兵部侍郎犹犹豫豫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
女帝的耐心似乎也逐渐耗尽了,就在她微眯起眼,打算重新开口呵斥之时。
却见一名老人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手捧玉圭,作揖行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