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这帮文官老爷们比谁都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谓大纛,本质上就是军队前方最大的战旗。

    又称“旗头”。

    一般是用来表明此支军队所属的领兵将军或统帅是谁。

    姜?

    那不是大宁国姓吗?

    吴军中出现“姜”字大纛,那就代表着领兵之人必定出自大宁皇室。

    那大宁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啊......

    而排除了是吴国要对大宁用兵的说法。

    吴国地处东南,与他们齐国一般,都是沿海建国。

    临边的两国只有西边的大宁和北边齐国。

    既然聚兵不是为了大宁,那肯定就是为了他们齐国啊!

    ......总不可能是因为那吴帝闲着没事儿,聚兵瞎玩吧?

    果然。

    在听到“姜字大纛”后,那齐帝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脸皮抽了抽,忍不住低喝道:

    “姜沉吟那女人到底想干什么?

    “朕不趁着他们和大周僵持之际有所动作,他们反倒还先对朕有想法了?

    “当真以为我齐国软弱可欺吗?”

    见皇帝震怒,底下那帮大臣皆有迟疑。

    最终还是先前那位老人站了出来,再次劝道:

    “陛下,臣还是觉得,会不会是这其中存在什么误会啊?

    “您想想,自从您当年登基之后,除了曾在中原与大宁有过一战之外,两国之间可是再无别的交集啊!

    “要说报仇?那也谈不上。

    “毕竟当年虽是您先统兵,可十万兵马还没出家门就被人家用了八百铁军给破了,大败而归......”

    齐帝额头一阵黑线冒出,压根没眼看,忍不住甩了甩袖子,小声嘟囔着:

    “你好好的提这些干什么?”

    那老臣不紧不慢的说道:

    “回陛下,臣是觉得,那大宁长公主虽是女子,但既然能掌握大宁朝政这么多年,想必也不是什么愚笨之人。

    “她既然能知道此刻对我们用兵之危害,但还是义无反顾的照做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或许是真的被我们给惹恼了!

    “而往前数,我们昔日又与她并无仇怨。

    “所以,与其贸然就作出刀兵回应,不如先遣使臣入云都,询问其中一二缘由?

    “看看是不是我们曾经哪里没注意到,让这位公主殿下给心生了嫌隙,故才有了今日发兵之举呢?

    “毕竟.......我齐国虽强,但面对大宁这样的强敌,还是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才行!”

    此话一出,那些文官便又立即开始议论附和了起来:

    “嗯,老大人这话倒是不假,就算大宁唆使南吴要对我们齐国用兵,可总得有个由头吧?否则师出无名啊。”

    “就是说啊,万一只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我们说开不就行了?何必白白动用大军,耗力又费钱的。”

    “对对对,还是谈判好,只要谈开了,也就不用再死人了。”

    “哎呀,即便是大宁一个,我齐国应付起来都尚有些费力,更何况这次旁边还有个吴国在策应?我齐国能招架的住吗?”

    “......”

    文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暗示齐帝。

    听的一旁的枢密院副使简直都要气笑了。

    人家那边正集结大军,快要气势汹汹的打到家门口了,你这边还想派人过去商量一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闹呢!?

    你当是村子里街坊邻里调解矛盾吗??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是战争!!

    哪有这般儿戏的态度啊?

    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尽快调大军奔赴南线战场,随时应对敌袭才对!

    就算要谈,那也得打完之后再谈!

    这时候,谁先低头谁就要矮人一截。

    人家提出什么条件你都得答应。

    这三岁孩童都知晓的道理,难道这帮朝中为官多年的大臣们会不懂吗?

    不,他们可太懂了......

    甚至比谁都懂!

    只是这帮文官老爷们不在乎罢了。

    不为其他。

    只为“权利”二字。

    齐国平日贵为乱世第三国,鲜有人敢直接招惹,因此国内外已经太平很多年了。

    而朝中的权力也基本都在这段太平的日子里,被这些文官给伸手垄断完了......

    哪儿还有半点武将说话的份儿?

    好不容易经过这么多年,才将大权一点一滴的聚焦到自己手里,哦,这时候你却说要打仗了??

    一夜之间要将权力再从文官手中过递还到武将手中?

    那他们能愿意嘛!

    这仗要是打了,以前他们文官是怎么欺负这帮武将的,现在武将不都得一一跟着还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