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待春暖花开之时,拿下六座重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

    兵部尚书挠了挠后脑勺,没吭声。

    他入仕时间不短,算算日子,也是这朝堂老人了。

    况且,当年入蜀之战略,本就是朝堂上少有争议的几件大事!

    他自然不会不清楚......

    那是早发生在西周时期的事了。

    彼时,被誉为“西周战神”、“定海神针”的武宁公已经离世许久。

    而先帝也在悲痛落寞之余,最终遗命,将皇位传给了女帝,自己撒手人寰。

    纵观先帝之一生,虽也能称得上勤勉朝政,历经朝政。

    但因为能力有限,终究是没能让西周变得强大起来,只是堪堪保住了这个弱小之国,最后作为一国的主权尊严......

    之后新帝登基。

    虽是女儿,却生来强势骄傲。

    对于他国任何想要趁机欺凌折辱的行为,都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一一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

    而领兵的,自然就是那一直跟在她身侧,曾被先帝和武宁公寄予厚望的少年。

    路苍澜!

    那时的路苍澜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虽然曾在武宁公和先帝的授意下,有过几场胜仗。

    但因为太年轻,终究还是没让天下各国真的意识到,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妖孽?

    不过路苍澜也不急......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西魏想要聚兵犯境?

    那就打退它。

    北凉伸手染指疆土?

    那就打疼它。

    代国放纵士卒肆意屠戮百姓?

    那就灭了它!

    ......

    等到各国反应过来,慢慢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的时候,西周已然走上了正轨,隐隐有了焕然一新的势头。

    虽然依旧称不上强国,但也不是谁都可以小觑,随意伸手拿捏的。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作为国家走向正轨的代价,两人都不自觉进入了“瓶颈期”。

    心中在发愁国家未来方向该朝向何处发展?

    恰逢此时,一封求援信送入了岐山......

    那是“川府王”家的小公子发来的。

    信中提到,说他想要借助西周的力量,打败他的兄长,成为新一代的“川府王”。

    本来对于这种“杂事”,女帝是不愿意理会的。

    因为自家门前雪都没扫干净,哪有心思管别人家的?

    但路苍澜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因为他从中看到了战机!

    一个或许可以关乎到西周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机!!

    入蜀。

    这世人皆知,上一代川府王虽一统蜀地,可称枭雄,但老了老了却昏庸无比。

    肆意纵容膝下两个儿子争权夺利而不顾,只安心的贪图享乐。

    所以直到死后,也一直未曾立储。

    这两个儿子在他生前关系都已经如此剑拔弩张了,可想而知,在他死后自然连掩饰都懒得掩饰......

    川府理所当然的被东西割裂,一分为二。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

    面对这等复杂混乱的局面,最佳选择还是作壁上观的好。

    但现在不同。

    他们手上有这封求援信在,就等同于有了入蜀的内应。

    此番鹿鸣军若要进军西南,虽穷山恶水,道阻且长,又有何惧?

    但女帝还是有些不放心。

    路苍澜却告诉她。

    川府未曾建国,师出有名,故虽取其地,天下不会指责西周之暴!

    两位公子相争,劳民伤财,故尽取其利,列国不会呵斥西周之贪!

    可谓名利双收!

    最终,女帝被说服了。

    而鹿鸣军在那小公子的接应下,果真很快就打败了大公子。

    就在那小公子已经忍不住幻想着自己要坐上川府王的宝座之时。

    路苍澜挥挥手,将鹿鸣军锋矛调转,顺带将他也给灭了......

    至此,蜀地重新一统。

    但它的主人却换了姓。

    这已经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事了。

    但女帝却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她知道,如果没有那封求援信做内应,以当时川府混乱的情况,即便是那时占据中原的大宁都不敢轻易入场,何况他们?

    所以说到底,他们能拿下川府,也得感谢那封求援信。

    而女帝也曾在路苍澜凯旋之后,私下问过他。

    这封信当真是那小公子写的?他怎么会如此蠢?连引狼入室这个概念都不懂吗?

    但路苍澜却摇摇头。

    告诉她,写这封信并不是那小公子的本意,而是他麾下一名谋臣出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