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东晋前燕再交力;谢万无能自溃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原逐鹿,东晋虽然一直没做东,但是也不停的在刷存在感。

    尤其是打下洛阳以后,群臣嗨声不断。但是桓温却没什么表示,他也在盘算,大秦苻坚已经去了帝号,名义上归附了东晋没必要去捅那个蚂蜂窝,至于慕容俊,雄才伟略,诸将骁勇,根本打不下来,劳师动众,无非劳民伤财而已,再说他不能随意离开,内部斗争也是蛮主要的。

    于是北伐的任务落在了新起之秀陈郡谢氏身上。

    此时谢尚已经去世,就是逼反张遇那位,但是他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父亲就是聊扯小姑娘被打折门牙的那位谢鲲,而且谢尚也是皇后褚蒜子的亲娘舅。

    谢尚年轻时才智超群,工于书法,精通音律,善舞蹈,清谈一流。

    因为早年富有声誉,为人风流倜傥,有“镇西妖冶故”之说。要不也不能一看姚襄就引为知己,说到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属于风流人物。

    谢鲲很喜欢这个儿子,曾带谢尚为宾客饯行,客人说:“这小孩子了不起,座中的颜回是也。”谢尚面容不改,应声答道:“那不重要,座中若没有仲尼,怎能辨别出颜回呢?”

    客人哈哈大笑,一席宾客没有不惊叹他的才辩出众的。

    司徒王导十分器重他,召为属官。一次王府有盛会,王导笑呵呵地对谢尚说:“听说君跳《鸲鹆[yu]舞》堪称当世一绝,满座宾客,无不渴望一睹风采,不知你可否满足一下大家的愿望呢?”

    谢尚说:“好。”

    便就坐起身,翩翩起舞。

    简直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俯仰摇动,旁若无人,尽显率真任意之形。

    别以为谢尚只会诗词歌舞,那就错了,他曾与庾翼一起练习射箭,庾翼有一套鼓吹非常惹眼,对于喜好音律的谢尚来说,当然也很眼馋,庾翼看他的情态,便逗他说:“你如果射中靶心,我就将这套鼓吹赠送给你。”意思是眼馋也没办法,你一个书生,不擅骑射,无论如何也射不中靶心,能射到靶上就不错了。

    谢尚微微一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应声拉弓,箭中靶心。

    庾翼先是一愣,后哈哈大笑,道:“君深藏不露,居然蒙蔽了我!”

    当即也不耍赖,将鼓槌送给了谢尚。

    谢尚为官清廉,理政简易,他刚到任时,郡府为了讨好他,用四十匹布为谢尚建造乌布帐。

    谢尚一看好是好,就是糟蹋东西,于是命人将其拆散,送给将士做了衣裤。

    他还有一个从弟也很出名,便是谢安,风神秀彻,少有重名,得到桓彝、王导等人器重,年轻时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客居会稽山,并无仕宦之意,他也想明白了有哥哥们在外面拼搏,自己带着子侄高卧东山,放情山水,岂不快哉?

    因此会稽山也成了文人墨客汇集之地,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正值暮春之时,谢安、孙绰、王羲之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饮酒赋诗。

    王羲之不知不觉已经醉了,趁着酒意灵感大发,拿起鼠须笔,铺就蚕茧纸,挥毫泼墨,随性作序,笔韵随酒力、酒韵借墨成,写下了诸人所赋诗共37首,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兰亭集序》横空出世!“天下第一行书”从此登上书法神坛。

    等王羲之酒醒以后,想把《兰亭集序》誊抄一下,同样也喝了点酒,写了无数遍,但无论如何也难超原作了,所以很多人临摹《兰亭集序》,互相吹捧写得怎么好,好啥啊,王羲之自己都没写过自己,别人那不是自嗨吗?

    王羲之有旷世之才,但是却看透了东晋的软弱和官场的秽浊,不愿与之为伍,逐渐远离仕途,纵情山水,他喜欢结交清谈名士,崇信道教,风情潇洒,美学造诣已经登峰造极,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王羲之了。

    话还得说回来,谢安安心做他的山水名士时,本来一切蛮好的,没想到谢尚五十岁就病死任上,之后谢安的兄长谢奕崭露头角,接任了豫州刺史。

    这谢奕给桓温当过司马,而且和桓温交情深厚,到桓温那里作客,从把自己当外人,长啸吟唱,随心所欲,桓温常笑道说:“这是我的方外司马!”谢奕酷爱喝酒,经常逼着桓温跟他一起,桓温苦不堪言,实在受不了,就躲进老婆南康公主的房间求庇护,司马兴男大乐,说:“这个司马好,如果没有他的放荡形骸,我想见到自己的老公还挺费劲呢!”

    桓温马上拿出态度,和南康公主耳鬓厮磨,只要不出去喝酒,干啥都行啊。

    而谢奕呢,喝着喝着人没了,又不好闯进内寝,把人揪出来,只好随便拽一个兵陪他一起喝,自嘲说:“失一老兵,得一老兵。”

    可惜的是谢奕接任哥哥,一年之后又病死了。

    那谢安也没有出山,只是一心教导哥哥们留下来的子侄,世家大族对后代培养是相当重视和用心的。

    他的弟弟谢万接任了豫州刺史。

    到了谢万这里,谢安有点坐不住了。他太了解弟弟了,谢万为人傲慢,豪放自负,整天啸吟歌呼,自命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