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逐客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臂。”

    “寒了天下英雄的心,以后可再没商鞅张仪之辈来为秦国效力,果真还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他们似乎看到了秦国衰弱、再次退回关西蛮地的那一天,开始互相庆祝。

    另一批人则是忧心忡忡地聚在一块。他们都才华横溢,但是就因为出生寒门,不被旧国重用,又不甘心一辈子守着田地伺弄庄稼,便来到这秦国闯一闯,希望能兑现自己的才智。

    现在好不容易在秦国拼搏多年才谋得一官半职,却又因这逐客令不得不回到旧国,多年努力付诸东流,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如何让秦王收回成命。

    一人昂首阔步,站了出来,朗声道:“诸位,且听我一言,鄙人李斯,某不才,愿起笔上书秦王收回逐客令,不过需要诸位一起联名。”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向他,看发声之人气宇轩昂、精神铄利,平时也有人与之多为交谈,学识见度颇丰,不约而同地应了下来。

    ———咸阳宫

    嬴政看着黑冰台回禀的内容,冷笑不止,在竹简上刻下“六国”“宗室”四字。

    而后他又看向另一份竹简,这是那些真正想留在秦国的人送上来的,据说是一个叫李斯的人写的文章。

    嬴政打开竹简,“谏逐客书”,慢慢地阅览起来。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声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好文采!简单通俗又含至理。”嬴政不由得感叹道,对这个李斯有了几分好印象。

    他继续往下看,当读到“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时候,内心出现了一个念头:

    “此人乃大才!不能让他走出秦国!”

    嬴政连忙起身出宫,命人驾车赶往李斯的住所。

    那晚,两人彻夜畅谈。

    第二日,李斯被拜为廷尉,逐客令取消,不过也有一些客卿被直接驱逐回国。

    那些秦国宗室也是装聋作哑,只当一切都没发生。

    董宇暗中看着这一切,只感觉头痒痒的,也没多想,离开秦国,也开始深渊的布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