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穴高只怕八风摇 (一)(2/2)
怕八风摇。”然亦不可穴上受风,登穴隈聚则善也。张子微天风穴云:“八风可至之地,望之若寒,即之则温;望之似露,登之则藏。”《发挥》云:“山峻穴高,盖于峻中求平;山露穴出,盖以两肩有蔽。”似于孤露受风,其实则藏风聚气,此所以吉。看地仙知其心中顾虑,便从袋里拿出一盏油灯,点燃后轻轻地放在那个穴口,四面风来,灯火不动纹丝。看地仙指放灯之处道:“此处乃佳穴之位,勿偏离一步,老夫人葬此,后世必出文章盖世之士,其余地方均不成穴,不妨一试“。出于稳当,苏皋在其认为可为穴处,放置油灯,均为风灭而不能燃。
苏皋遂将母亲葬在象耳山,墓坐东向西,按郭璞《葬书》所说,墓穴之处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亡,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后一月,高处的墓木生灵芝二十余本。乡人异而问之:“盍润泽之?使长茂。”或曰:“天生灵物,不假人力。”后苏皋亦葬此处。
“油灯定穴”的故事,《昨非庵日篡》有言:“东坡祖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颇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愿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协助眉山,指示其处。命服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以葬母。”
苏皋遂将母亲葬在象耳山,墓坐东向西,按郭璞《葬书》所说,墓穴之处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亡,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后一月,高处的墓木生灵芝二十余本。乡人异而问之:“盍润泽之?使长茂。”或曰:“天生灵物,不假人力。”后苏皋亦葬此处。
“油灯定穴”的故事,《昨非庵日篡》有言:“东坡祖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颇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愿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协助眉山,指示其处。命服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以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