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都是偶像(1/2)
吃完了饭,一开始大家闷坐着,谁也不吭声。
过了一会儿,那阳虎先开了口:
“扁鹊,我就不叫你神医了。你在世时,知道我吗?”
那扁鹊道:
“怎么不知道?你在鲁国时知道,你后来又去了晋国,我也知道。”
阳虎十分高兴:
“嘿嘿,看来,我那时还挺有名呢。
“那么,你们……别说你们了,就说你自己,怎么看我?”
扁鹊道:
“拿我自己来说,我很佩服和羡慕你呢。
“我的老师长桑君总拿你教育我们,激励我们呢……”
“哦?”
阳虎马上来了精神:
“他怎么说?”
扁鹊道:
“他说啊,你们要多向那个阳虎学习。
“你看人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背景,完全靠个人打拼成为了鲁国公卿,甚至把持了鲁国的朝政。
“后来,又受到了晋王赵鞅的重用,在他的倾心辅佐下,那个赵鞅差点儿成了春秋时的霸主呢。
“抛开道德品质不谈,他称得上……嗯,用现在的话说,是零起点发奋图强的典范呢……”
那阳虎听了,嘿嘿笑着,十分受用。
关小刀暗道:
怪不得我说孔子“英雄莫问出处”,他表示赞同,敢情他比孔子还惨,更是白手起家啊。
那阳虎得意了一会儿,又收起了笑容:
“既然你这么佩服我,为什么在我病重时花重金也请不动你?致使我一命呜呼?”
关小刀愣了:还有这事儿?
扁鹊道:
“佩服你和不给你治病是两回事儿。
“谁让你占了我 ‘六不治’中的一条呢。”
阳虎愤愤不平:
“哼,什么狗屁‘六不治’,分明就是看人下菜碟。”
关小刀忍不住了:
“神医祖爷爷,什么是‘六不治’啊?”
扁鹊道:
“所谓 ‘六不治’,是我曾经说过,有六种人我不给他们治病。
“一是傲慢无礼、不听道理的人;
“二是把金钱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
“三是生活习惯不良,无法按照医嘱饮食的人;
“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
“五是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服用药物的人;
“六是迷信巫术而不信任医术的人……”
阳虎道:
“听听,诸位倒给评评理,我又占了哪一条了?”
周仓道:
“我看第一条你就占了,傲慢无礼、不听道理……”
扁鹊点头:
“正是。”
“啊?真让我蒙对了?”
周仓做了个鬼脸。
阳虎不服:
“我怎么‘傲慢无礼、不听道理’了?”
扁鹊道:
“你对孔子先生就很傲慢无礼啊,孔子先生讲了那么多做人的道理,你听了吗?
“你只认你的道理,那就是为富必须不仁,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吧……不是吗?”
阳虎软下来了:
“你也知道孔子?”
“当然知道啊。”
扁鹊道:
“你们两个不是一直有矛盾吗?
“你们之间的不少事儿在当时就传得沸沸扬扬呢。”
阳虎问:
“那么,你对孔子又怎么看?”
扁鹊道:
“孔子是个伟大的人啊,他同样是我们老师口中的榜样。
“不过呢,老师要我们向他学习的,更多的是他刻苦攻读的毅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
那阳虎点点头:
“不错,孔子在治学方面确实厉害,我得承认,我远远不如他啊。”
关小刀心道:
总算从你口中听到了你承认某个方面不如孔子的话,也算难得。
扁鹊又说道:
“我跟着老师学习医术的时候,需要读许多医书,非常枯燥。
“有好几次,我都要放弃不学了,老师便用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教育我……”
关小刀问:
“什么是‘韦编三绝’?”
扁鹊反问:
“你知道古代的书是什么样子的吗?”
关小刀想起了在那个冰洞里看到的各种书籍:
“知道,那时的书都是刻在龟背或者是竹子、树皮上面的。”
扁鹊点点头:
“不错。
“不过,在我们那个年代,龟背基本上没人用了,一般都是刻在竹片上。
“然后,用牛皮,也就是‘韦’,把竹片编连在
过了一会儿,那阳虎先开了口:
“扁鹊,我就不叫你神医了。你在世时,知道我吗?”
那扁鹊道:
“怎么不知道?你在鲁国时知道,你后来又去了晋国,我也知道。”
阳虎十分高兴:
“嘿嘿,看来,我那时还挺有名呢。
“那么,你们……别说你们了,就说你自己,怎么看我?”
扁鹊道:
“拿我自己来说,我很佩服和羡慕你呢。
“我的老师长桑君总拿你教育我们,激励我们呢……”
“哦?”
阳虎马上来了精神:
“他怎么说?”
扁鹊道:
“他说啊,你们要多向那个阳虎学习。
“你看人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背景,完全靠个人打拼成为了鲁国公卿,甚至把持了鲁国的朝政。
“后来,又受到了晋王赵鞅的重用,在他的倾心辅佐下,那个赵鞅差点儿成了春秋时的霸主呢。
“抛开道德品质不谈,他称得上……嗯,用现在的话说,是零起点发奋图强的典范呢……”
那阳虎听了,嘿嘿笑着,十分受用。
关小刀暗道:
怪不得我说孔子“英雄莫问出处”,他表示赞同,敢情他比孔子还惨,更是白手起家啊。
那阳虎得意了一会儿,又收起了笑容:
“既然你这么佩服我,为什么在我病重时花重金也请不动你?致使我一命呜呼?”
关小刀愣了:还有这事儿?
扁鹊道:
“佩服你和不给你治病是两回事儿。
“谁让你占了我 ‘六不治’中的一条呢。”
阳虎愤愤不平:
“哼,什么狗屁‘六不治’,分明就是看人下菜碟。”
关小刀忍不住了:
“神医祖爷爷,什么是‘六不治’啊?”
扁鹊道:
“所谓 ‘六不治’,是我曾经说过,有六种人我不给他们治病。
“一是傲慢无礼、不听道理的人;
“二是把金钱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
“三是生活习惯不良,无法按照医嘱饮食的人;
“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
“五是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服用药物的人;
“六是迷信巫术而不信任医术的人……”
阳虎道:
“听听,诸位倒给评评理,我又占了哪一条了?”
周仓道:
“我看第一条你就占了,傲慢无礼、不听道理……”
扁鹊点头:
“正是。”
“啊?真让我蒙对了?”
周仓做了个鬼脸。
阳虎不服:
“我怎么‘傲慢无礼、不听道理’了?”
扁鹊道:
“你对孔子先生就很傲慢无礼啊,孔子先生讲了那么多做人的道理,你听了吗?
“你只认你的道理,那就是为富必须不仁,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吧……不是吗?”
阳虎软下来了:
“你也知道孔子?”
“当然知道啊。”
扁鹊道:
“你们两个不是一直有矛盾吗?
“你们之间的不少事儿在当时就传得沸沸扬扬呢。”
阳虎问:
“那么,你对孔子又怎么看?”
扁鹊道:
“孔子是个伟大的人啊,他同样是我们老师口中的榜样。
“不过呢,老师要我们向他学习的,更多的是他刻苦攻读的毅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
那阳虎点点头:
“不错,孔子在治学方面确实厉害,我得承认,我远远不如他啊。”
关小刀心道:
总算从你口中听到了你承认某个方面不如孔子的话,也算难得。
扁鹊又说道:
“我跟着老师学习医术的时候,需要读许多医书,非常枯燥。
“有好几次,我都要放弃不学了,老师便用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教育我……”
关小刀问:
“什么是‘韦编三绝’?”
扁鹊反问:
“你知道古代的书是什么样子的吗?”
关小刀想起了在那个冰洞里看到的各种书籍:
“知道,那时的书都是刻在龟背或者是竹子、树皮上面的。”
扁鹊点点头:
“不错。
“不过,在我们那个年代,龟背基本上没人用了,一般都是刻在竹片上。
“然后,用牛皮,也就是‘韦’,把竹片编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