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挣钱么,不寒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不能让它在银行吃灰。那么找个项目来投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话说得陶侃有点尴尬。

    “所以你们俩就打算投资到教培行业?把小吴脑子里的东西掏出来卖钱?”陈主任打趣到。

    “作别的,吴哥也不跟我合作啊。而且他的确是有本事的。这一点,我自己知道。既然如此,为啥不做。而且,我们在挣钱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点价值。比如,稍微的协调一下教育资源”

    “哦?你们还能协调教育资源?说说看”

    “优秀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京城,沪市,星城,长安,江城等等。这其中京城为最,独占8所985 。京城的孩子,高考的容易程度与中原的孩子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一点,陈主任认可的吧。”

    “继续说。”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些农村的孩子,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再无助力。而京城沪市的孩子,不但师资精良,而且还有课余时间学习很多别的知识。我不能影响政策。但是我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公司,来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呢?”

    “比如,吴哥整理好的课程和题库。可以试用1个月。1个月后就要收费。但是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通过持续的打卡和频繁的测试来维持住自己账号的”试用“资格。这样既不给那些孩子家里添负担,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些发达地区的孩子不也可以做到么。”

    “当然,有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多数都做不到的。家庭环境好,高考压力小,你凭什么觉得他们能全都做到这一点?”

    \"但是你这个学习软件,也需要电脑和网络的吧。那些大山的孩子。怎么可能人手一台电脑?“

    “前期的话,的确会需要电脑。但是不久之后,就不需要了。我有一项投资,是电子产业的。开发一款性能适配我们学习软件的小型学习机,问题不大 。生产成本比电脑便宜多了 。而且那时候我相信,我们的口碑已经打出去了。我直接推出买课送 机器。然后再以捐赠的名义,往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捐赠一些机器。这不就完成了”东钱西送“了么”

    “你就这么确定,那些学生和家长会买你的账?“

    “诺,这儿不就有两位买账的家长么。虽然只 一个月。但是待会咱们吃的可都是他们买账的。不是么。哦……还有一位要出2000万的呢。”

    颜浩这话。说得在场的都无语了。但是又是事实。

    “哈哈哈哈。小颜你可真敢说。在场的可都是你的长辈。拿他们打趣,该打”

    陈主任也被逗笑了。

    “那你的规划当中,两年能做到多大的规模?”

    “陈伯伯你指的是营收还是用户数量?”

    “都谈谈”

    “详细的数据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判断。但是以我现有的资源,我认为两年内做到100万注册用户,30万付费用户,年营收过10亿不成问题。但是利润不会这么大。因为我和吴哥约定了 ,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捐助给欠发达地区的考生。另外就是在研发配套的学习电脑时需要一些成本。但是一旦产品研发成功推向市场,那就不一样了。“

    颜浩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当中考虑到了各个环节的助力。

    “公司注册地址有考虑好放在哪里么?”

    陈主任被颜浩的说法吸引住了。有星纤网珠玉在前。如果颜浩所说的这个项目能够落地江宁,而且衙门能参与其中,见证其发展壮大。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最起码江宁的 考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一旦江宁的考生都能在高考中考上好的大学,以后不管是在外工作还是回来建设江宁,那都将产生长远的效益。当量变引发质变。整个江宁都将受益。发展,从来都离不开人。

    虽然这会引发省内其他城市的不满。毕竟江宁考生挤占的名额是他们的。

    但是,陈主任不是省主任。而颜浩是江宁人。

    “已经在鹏城注册了一家了。但是还没实际操作。陈伯伯是想把公司注册在江宁?”

    “如果可以的话,衙门口可以参上一股。当然,我们只能以衙门下辖的某个公司 来入股。金额也不会很大。起个象征意义。不会干预你们的经营。只要求注册地放在江宁。而且公司每年对外捐助的比例,江宁地区的份额不得低于10%。“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透。但是陈主任相信颜浩能明白。

    颜浩和吴俊勇对视一眼。吴俊勇点点头。

    “我们答应在江宁注册,但是我们不接受衙门任何形式的入股。当然,10%的捐赠比例没问题。只要衙门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就行了。是服务,不是管理。”

    颜浩想了想,还是把话说透了。现在这个年头。 敢这么跟一地府台直截了当的。不多。

    “哦?小颜你为什么会这么介意衙门的入股?“

    “首先。我国实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