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把这些事情都忙完,四更将尽快五更天了,想睡也睡不了了,没一会鸡就叫了,天也亮了,凤姐儿匆忙梳洗一番,就赶紧去宁国府了。

    贾珍看离秦氏出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亲自坐车带着阴阳司吏,去铁槛寺看寄放灵柩的地方,

    又一一嘱咐了寺里住持色空,让他好好准备一些新的装饰,多请几位有名的僧人,为迎接灵柩做好准备。

    色空连忙去安排晚上的斋饭,贾珍根本无心饮食,但现在天色已晚,他也回不去城里了,就在寺里的安排的房间,随便对付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便进城料理出殡的事去了,同时还派人先去了铁槛寺,让人连夜修饰好停灵的地方,还准备了厨房和茶水间,以便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

    *

    凤姐见没几天就要出殡了,就提前把府里每个人要负责的事情,都细致地分派清楚,

    另一边还安排了荣国府里的马车轿子和随从跟王夫人去送殡,同时她自己也要参加送殡,得提前安排好下脚处。

    而现在又刚好又赶上了缮国公夫人去世,王邢两位夫人得去祭拜和送殡;

    还有西安郡王妃的生日又到了,要送生日贺礼;又有镇国公家添了个长孙,得准备贺礼,

    自己的同胞兄弟王仁一家要回南边,要给家里写封信,给父母请安,还得准备一些东西给他们带回去;

    偏偏这时候,迎春生病了,每天都要请大夫看病开药,还得查看医生的诊断书、病因分析和用药记录等……

    所有事全都挤在一起了,

    *

    凤姐忙得团团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都不行,

    前脚刚到了宁国府,荣国府的人后脚就跟了过来,等她一回到荣国府,宁国府的人又找上门来了,

    凤姐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心里却十分高兴,她没有偷懒推卸责任,就怕别人说自己一个不好。

    所以她没日没夜地忙活,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全族上上下下个个都对她赞不绝口。

    ****

    明天出殡,这天晚上全家都不睡觉,整夜守灵,家里有两班小戏班子和杂耍艺人来表演,陪亲朋好友守灵。

    尤氏还躺在内室,所有事情都是凤姐一人在安排,族中虽然也有很多妯娌,但是有的不善言辞,有的畏手畏脚,有的不习惯与人交往,有的害怕跟贵人打交道,

    各种各样的,总而言之,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凤姐,举止从容不迫,言语大大方方,又宽厚大方,

    所以她也从来不将别人放在眼里,指挥起人来也是得心应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这一整夜,整个宁国府,灯火通明,宾客官员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一直到天亮,吉时一到,就有六十四名身穿青衣的人来送殡,

    灵柩前的长幡写着:

    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

    (宁国公家的孙媳妇)

    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哪个官员老婆的棺材)

    所有仪式所需物品和布置都是新赶做出来的,每一样都光彩夺目,宝珠按照未嫁的女儿的礼节,亲自摔丧驾灵,非常哀伤。

    (摔丧:出殡前,死者的孩子摔个盆子,这样送葬的队伍才可以出发,驾灵:走在棺材前面领路)

    送殡的官员有:…………

    (四王八公里其中缮国公夫人去世了,也在办丧事,所以他们家孙子没来,其他人都来了,

    还列了一堆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官家、王孙公子,多得数都数不清,)

    女客坐的大轿子就有十同顶,小桥子有三四十台,再加上家里各种大小的轿子马车,总共有一百多辆,

    (有钱人家连送葬都是坐轿坐车的吗?)

    加上前面各式各样的仪式用品、摆设、杂耍表演,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三四里。

    *

    没走多久,就看到路边搭起了高大的彩色棚子,里面都设了宴席,还有乐队在奏乐,都是各家的路祭:

    第一、二、三、四座(列出了四王的祭棚)

    (路祭:亲友在送葬的路边祭奠)

    这四位王爷之中,北静王的功劳最高,他的子孙仍然承袭着王爵的封号,

    现在的北静王,名水溶,还没有二十岁,外貌俊美,性格谦虚温和,

    最近听说宁国公的孙媳妇去世了,想到以前彼此的祖父之间的情义,一起同甘共苦,如亲人一般,不当对方是不同姓氏的外人,自己也不以王爷自居,

    前天他还亲自去吊唁,祭拜了一番,现在又设了路祭,命手下的官员在这里等候,

    自己五更天去上朝,办完公事,就换了素衣,坐着大轿,敲着锣鼓打着伞过来了,

    轿子在祭棚前停了下来,手下的各个官员分列两边,普通百姓和过往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