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分粮分钱,自己男人自己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帮忙割猪草和在地里除草的,给两三个工分。

    女同志们干的农活相比男同志们的活轻一点,且做得认真给八个工分。

    大江村以家庭为单位,每年在交公粮后结算一次。

    大家最关心的粮食,全部按照人口和工分按比例的分,大江村采取的是“人七劳三”的原则。

    即人头占七成,工分占三成。

    就比如老江家家里劳动力多,挣得多,分得多。

    村长江卫民拿着喇叭红光满面,语气激昂的宣布大江村今年的工分值,每一个工分值一毛一。

    一毛一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去年他们的工分值才有八分钱啊!

    今年工分值涨了,意味着他们能多分一点钱,这谁能忍住不高兴?

    村长江卫民手握着喇叭,声音洪亮喊道。

    “每一位村民一年的工分全部记在本子上,谁有疑问的可以来我这里核对。”

    “接下来,我来宣布每户人家应得到的钱,扣除义务工分,剩下的工分才算钱。”

    “李红201.9元;江丰登305.4元;王叶子144.4元;江丰收50.1元。”

    “江建设237.5元......”

    “江向良292.4元;丁香兰183元;江远山310.9元;江远风308.3元;江远阳306.6元。”

    “潘源107.9元……”

    “江潮282.5元……”

    “.........”

    随后江卫民又趁着众人情绪高昂的时候讲了三分钟鼓励人心的话。

    村民们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大增,充满了干劲。

    瞧瞧粮仓里堆满了粮食,落在众人眼里那全都是宝,恨不得立马装袋子过地秤,然后通通搬回家。

    这会儿七大队的人手不够,七大队的大队长立马反应过来,急忙跑过来把江知栀给弄去帮忙。

    之前在七大队说好的。

    江知栀坐在粮仓这里,一边和村民们对着名字和工分,一边记录分装员装好的粮食重量。

    要不是七大队的大队长时不时盯着这边,其他人都想来抢江知栀。

    因为这小姑娘心算太快了啊!!

    比他们拨算盘还要快,而且算出来的数全部正确,真是牛到不行!

    村长江卫民热情的说:“陆同志,你也想帮忙?行啊,你就和知知一块对数。”

    多一个人帮忙,又不用花钱,还能使大队的效率更快,何乐而不为呢?

    陆星沉笑道:“谢谢村长的信任,我肯定愿意为人民服务。”

    于是陆星沉又被江卫民送到江知栀旁边,屁股刚坐下,一沓厚厚的账本塞到他手里。

    陆星沉侧头看了一眼江知栀,她笑着说:“啧,小陆,行啊,有进步了啊!”

    他乐得不行。

    山不过来,我只好去就山。

    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里,一个个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对璧人,配合起来无敌了。

    村干部们松了一口气,年轻人就是有本事,脑子转得比他们快多了。

    很快轮到老江家来分粮了。

    丁香兰知道江知栀喜欢吃大米饭,所以这一次特意换多一点稻谷,其他的换红薯,苞谷,小麦,土豆,绿豆,黄豆……

    稻谷到时候送去加工场碾成米,给知知蒸大米饭吃。

    哥哥们来回拉板车,把自家的粮食全部运回去。

    有些家里头分不了这么多粮食的,酸溜溜的盯着老江家的板车,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装得满满当当的,一个个羡慕坏了。

    “谁说老江家不是福窝窝呢?”

    “老江家儿子多,三个儿子种地干活又是一把好手,现在又和妹妹带头搞中药材,这样好的条件,十里八村都难找!”

    “你们家不是有女儿在相看嘛,要不争气点嫁进老江家呗,不愁吃穿。”

    “先不说老江家的房子旧不旧了,看他们三兄弟,一个一年赚三百多呢,还怕他们没钱推旧房子建新房子?”

    这不,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总之村里的大婶子们现在看老江家三兄弟仿佛在看金光闪闪的金子一样,弄得三兄弟开始对自家老妈疯狂打眼色,真的要吓死了。

    兄弟仨此时此刻恨不得插上翅膀,带上粮食立马飞回去!

    他们又招谁惹谁了?

    连续五天,老江家的门槛再一次被媒婆们踏平了。

    丁香兰都给吓了一跳,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这才把媒婆们打发走。

    这群兔崽子从小到大,有好吃的一起吃,打架冲第一,有锅一起扛。

    兄弟之间的感情好得不得了。

    偏偏这会有福我享,有难你来当,把我这个老妈推出去挡桃花朵朵?

    丁香兰暴脾气又上来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