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国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早在在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有辅助视力的水晶放大镜。

    到了元朝,也有眼镜从西域传来,不过都是水晶嵌制,十分昂贵。

    明朝之前的古人主要还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清肝明目的药材。

    也有富贵人家会用枸杞做枸杞灯,这种灯光明亮而不伤眼,但是制作工艺复杂带来的高昂成本,消费的人群也不多,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中医的推拿、针灸来保护视力。

    但这些东西对视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所以在看到光幕打算买眼镜后。

    各朝有眼疾的人都赶忙买了一副。

    ...........................

    大唐。

    看着面前的几十副眼镜。

    杜如晦赶忙抓起一戴在眼上。

    “这也没啥区别啊?”

    杜如晦不解道。

    “难道我不是近视眼?”

    一旁的房玄龄见状说懂啊。

    “克明,你看这些眼镜镜片的厚度不一,是不是其中也大有区别?”

    “有道理!”

    杜如晦眼前一亮,寻么了一会儿后,拿着一个镜片最厚的眼镜戴在眼前。

    “晕晕晕!”

    杜如晦只感觉眼前一片晕眩,若不是及时抓住房玄龄,怕是要栽倒在这大殿中。

    “这个也不行。”

    杜如晦摘下眼镜,使劲眨了几下眼,这才把刚刚的那股子晕眩感驱散,随后又试戴了几副。

    终于找到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

    度数不高,也就800度。

    “呀哈!果真是清晰无比啊!”

    杜如晦大喜,看了看房玄龄,又看了看同僚们。

    随后对程咬金说道。

    “知节,你早上没洗脸吧?”

    “瞎说!我洗好几遍呢!”

    “那你眼角咋还有眼屎?”

    “啊?”

    程咬金赶忙揉了揉眼,果真捏到一块儿眼屎,随即道。

    “不是,克明,这么小一块儿你也看的见?”

    “不行!我得也试试!”

    说着,程咬金拿起一副眼镜戴上。

    “晕晕晕!”

    跟杜如晦一样,程咬金好悬没摔倒。

    试了好几副,程咬金找了个100度的眼镜,戴好后一脸欣喜的说道。

    “果真清楚一些。”

    “哎呀!”

    程咬金突然大惊。

    看着李世民说道。

    “这位为何生的如此英武!”

    “哎呀,陛下,老程我又犯混了,请陛下赎罪。”

    李世民既好气又好笑的看着程咬金,说道。

    “知节啊,你这眼镜一戴上让朕想起一个成语。”

    “什么成语?”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

    程咬金愣了愣,心中暗道。

    “这应该是明朝才有的称呼吧?”

    “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诶?”

    “我又是怎么知道的?”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制度,其中文官的官服上绣禽,武官的官服上绘兽,这种制度体现了官员的品级和身份。

    .........................

    清朝。

    雍正把玩着眼镜道。

    “这后世的眼镜和我大清也没什么两样。”

    “无非是镜框的造型多了些而已。”

    其实清朝时,眼镜已成为比较普遍的东西,甚至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潮流”。

    雍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潮人。

    他对眼镜的追捧,已经超出了实用性的范畴。

    对他来说,眼镜更似一种时尚装扮。

    据史书记载,雍正常备各种眼镜。

    什么安铜勾水晶镜,安别簪水晶眼镜,牛角钩茶晶眼镜,牛角簪水晶眼镜,玳瑁圈茶晶眼镜等等。

    总计35副。

    这些眼镜,被放置在他常出入的地方。

    比如圆明园,金銮殿。有时心情愉悦,他还会赏给身患眼疾的同志,以鼓励他们继续卖命。

    不过清朝的眼镜要不要验光,这点我就不知道了。

    .....................

    唐朝。

    作为重症近视患者的杜甫也散尽家财买了几副眼镜。

    在看到面前那清晰的景色后,心中也是兴奋无比。

    随即就想作首诗。

    “啊!”

    “眼镜!”

    “两耳一鼻梁!”

    “戴上眼镜强!”

    “听说眼有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