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 章 建国后的皇帝(万字大章)(4/6)
我忽必烈的功绩也是很厉害的好吧。我成功征服了南宋,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
“还创造了中国行省制度的先河,让中国的历史传统得以再次延续。”
“并且我还促进宗教自由,重视农业水利,改善人民生活。”
“这么多的功绩即便不能入选,最次也能混个提名吧!!!”
大明。
朱元璋道。
“忽必烈也算是个优秀的君主,只不过元朝疆域太大,朝廷根本管不过来,再加上后世元朝皇帝残暴昏庸,这才导致元朝的早早灭亡。”
........................
【铁木真:我孙儿忽必烈建立的版图是华夏最大的王朝】
【乾隆:也就版图大而已,真正领土与控制能力都能跟的上的还是我大清朝,还是投我吧!】
【忽必烈:大清后期割让的土地还少吗!】
【乾隆:我说的是我,扯后期干什么。】
【朱棣:就你?也配?】
【乾隆:我平定新疆,巩固西藏,九五至尊,十全不老,你下江南身死国灭,我下江南芳名处处,怎么就不配!】
康熙叹然。
“朕看不下去了。一个下江南寻花问柳有什么可显摆的!”
“除了展示你的荒淫,还能展示出啥来?”
“弘历脑子是有坑吧!!”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寻思着。
立储之事是不是得再做打算。
在此之前,康熙因为喜欢弘历,在加上胤禛的确有才能。
这才想着把皇位传给胤禛。
但现如今得知自己的孙子如此狂妄自大,并且还做出了闭关锁国之举。
康熙便想着要不要换个继承人。
........................
【朱棣:英国使节来华贺寿,建议开关通商,被你严词拒绝,关上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门,你还好意思留在群里?】
【乾隆:哼!在座的各位,谁无功过!哪个朝代没点儿遗憾?】
【嬴政:我大秦,燃烧自己,照亮中华,以短暂国祚,奠基两千年王朝历史。】
嬴政昂首,脸上尽是自豪。
可不咋地!
要是没有我大秦一统华夏,哪儿来的这后世的繁荣昌盛!
朕是奠基人啊!
【溥仪:鞭笞天下,基建狂魔,可惜滥用民力,奇观误国!】
嬴政顿时哑然。
这逼怎么突然蹦出来了?
竟然还说的自己毫无反驳之力。
毕竟自己错估了大秦的实力,想要用十年完成百年的事情。
意图虽好,却是不切实际。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
【汉武帝:我大汉,反秦灭楚,得国之正,休养生息,恢拓疆域,缔造了民族自信。】
汉武帝也是无比自豪。
论得国之正,谁比的上我大汉!
武功之大,谁比得上我刘彻!
划重点!
我刘彻可没有前人经验可学习,完全是自己不断摸索出来的!
就这一点,换成你们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一定能做到朕的成绩!
后世以汉人自居,就凭这点便能看出我大汉影响之深远!
【溥仪:国祚绵长,积弊甚多,可惜曲终人散,汉以强亡!】
呀哈?
汉武帝有些尴尬。
你怼秦始皇就行了,怎么连我大汉也怼上了!
汉武帝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过失,不然晚年也不会发布罪己诏。
大清。
康熙点了点头。
很同意溥仪的观点。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后汉书》中的这句话很是贴合。”
虽然史书上一直说什么强汉盛唐
但汉唐的强大也有很大的不同。
唐朝是前100年强大,后两百年虚弱。
汉朝则是前70年虚弱,后三百年一直强大。
就算是到了东汉末年,三国乱世。
大汉王朝依然吊打周边各国。
比如说曹操攻灭乌桓,讨伐匈奴。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诸夷。
孙权孙策更是扫平了东南,割据江东。
总的来说,汉朝的强大是骨子里的强大,即便最后灭亡,也是站着死的。
..........................
【杨坚:我大隋一统南北,光复山河,开皇大业,恩泽后世!】
【溥仪:远征不休,工程不止,江南梦碎,遗恨千秋!】
“还创造了中国行省制度的先河,让中国的历史传统得以再次延续。”
“并且我还促进宗教自由,重视农业水利,改善人民生活。”
“这么多的功绩即便不能入选,最次也能混个提名吧!!!”
大明。
朱元璋道。
“忽必烈也算是个优秀的君主,只不过元朝疆域太大,朝廷根本管不过来,再加上后世元朝皇帝残暴昏庸,这才导致元朝的早早灭亡。”
........................
【铁木真:我孙儿忽必烈建立的版图是华夏最大的王朝】
【乾隆:也就版图大而已,真正领土与控制能力都能跟的上的还是我大清朝,还是投我吧!】
【忽必烈:大清后期割让的土地还少吗!】
【乾隆:我说的是我,扯后期干什么。】
【朱棣:就你?也配?】
【乾隆:我平定新疆,巩固西藏,九五至尊,十全不老,你下江南身死国灭,我下江南芳名处处,怎么就不配!】
康熙叹然。
“朕看不下去了。一个下江南寻花问柳有什么可显摆的!”
“除了展示你的荒淫,还能展示出啥来?”
“弘历脑子是有坑吧!!”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寻思着。
立储之事是不是得再做打算。
在此之前,康熙因为喜欢弘历,在加上胤禛的确有才能。
这才想着把皇位传给胤禛。
但现如今得知自己的孙子如此狂妄自大,并且还做出了闭关锁国之举。
康熙便想着要不要换个继承人。
........................
【朱棣:英国使节来华贺寿,建议开关通商,被你严词拒绝,关上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门,你还好意思留在群里?】
【乾隆:哼!在座的各位,谁无功过!哪个朝代没点儿遗憾?】
【嬴政:我大秦,燃烧自己,照亮中华,以短暂国祚,奠基两千年王朝历史。】
嬴政昂首,脸上尽是自豪。
可不咋地!
要是没有我大秦一统华夏,哪儿来的这后世的繁荣昌盛!
朕是奠基人啊!
【溥仪:鞭笞天下,基建狂魔,可惜滥用民力,奇观误国!】
嬴政顿时哑然。
这逼怎么突然蹦出来了?
竟然还说的自己毫无反驳之力。
毕竟自己错估了大秦的实力,想要用十年完成百年的事情。
意图虽好,却是不切实际。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
【汉武帝:我大汉,反秦灭楚,得国之正,休养生息,恢拓疆域,缔造了民族自信。】
汉武帝也是无比自豪。
论得国之正,谁比的上我大汉!
武功之大,谁比得上我刘彻!
划重点!
我刘彻可没有前人经验可学习,完全是自己不断摸索出来的!
就这一点,换成你们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一定能做到朕的成绩!
后世以汉人自居,就凭这点便能看出我大汉影响之深远!
【溥仪:国祚绵长,积弊甚多,可惜曲终人散,汉以强亡!】
呀哈?
汉武帝有些尴尬。
你怼秦始皇就行了,怎么连我大汉也怼上了!
汉武帝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过失,不然晚年也不会发布罪己诏。
大清。
康熙点了点头。
很同意溥仪的观点。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后汉书》中的这句话很是贴合。”
虽然史书上一直说什么强汉盛唐
但汉唐的强大也有很大的不同。
唐朝是前100年强大,后两百年虚弱。
汉朝则是前70年虚弱,后三百年一直强大。
就算是到了东汉末年,三国乱世。
大汉王朝依然吊打周边各国。
比如说曹操攻灭乌桓,讨伐匈奴。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诸夷。
孙权孙策更是扫平了东南,割据江东。
总的来说,汉朝的强大是骨子里的强大,即便最后灭亡,也是站着死的。
..........................
【杨坚:我大隋一统南北,光复山河,开皇大业,恩泽后世!】
【溥仪:远征不休,工程不止,江南梦碎,遗恨千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