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 章 封建制度害死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贩子?”

    朱元璋愣了愣。

    “我还以为是医闹呢。”

    “没成想竟然是对待人贩子的手段。”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若是如此,那下手还是轻了。”

    “该杖毙!”

    .....................

    【2012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案件高达1918件,判处刑罚2801人。】

    【一般情况下,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2: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3:奸淫被拐卖的妇女。】

    【4: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

    【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

    【6: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7: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

    “只判十年?”

    “还以下?”

    朱元璋怒道:“犯下此等恶事,为何不斩立决!”

    “只是让他们吃十年牢饭,此等惩治简直就是不疼不痒!”

    “如何对得起那些丢失孩子的家人!”

    “这后世!真是仁慈过了头!”

    ....................

    古代无论哪一个朝代对人贩子的惩治都很严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人口数量的损耗极高,因此对人口犯罪进行大力打击。

    秦朝对人贩子的处罚是先砍头、后肢解,并且规定不允许收尸

    汉代同样沿用此法,并与群盗、盗杀伤人、盗伐坟冢等重大罪行并提。

    唐朝时,《唐律》规定拐卖人口为绞刑或流放,并根据被拐卖者的身份不同,处罚也有所不同。

    宋朝在在唐朝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官员渎职罪,如果官员对拐卖人口不闻不问,便会加大处罚力度!

    而元朝则更为直接。

    杀无赦。

    明朝规定拐卖人口的处以凌迟处死,并没收其财产。

    清朝则规定拐卖人口的处以斩立决或流放。

    这些严厉的刑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拐卖人口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应该学习。

    ..................

    【那么有人会问了,如果是亲生父母将孩子卖掉,会受到惩罚吗?】

    “这............”

    朱元璋哑然。

    毕竟自己从小生活在乱世,对于父母卖孩子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有的是为了自己生存,卖子求银两。

    有的自己无能为力吗,为了让孩子能生存,所以卖到了官宦人家为奴为婢。

    虽然是奴婢,但好歹饿不死。

    “这不好说啊。”

    朱元璋皱眉道:“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要看父母是出于什么理由卖孩子的。”

    “不过,我大明好像还真没有对父母卖孩子的法律。”

    ................

    大唐。

    李世民也是叹道。

    “虽然我大唐有相关法令。”

    “贩卖子孙者,蹲大狱三年。”

    “但真能秉行这种法律的却是少之又少。”

    “先不说民不举,官不纠,就说哪个官宦人家没有买来的奴婢?”

    “若真是惩治,怕是我大唐所有官员都得流放!”

    “陛下。”

    一旁的长孙无忌道。

    “对于亲生父母卖孩子是否定罪,臣觉得可以参考一下北魏。”

    “北魏?”

    李世民好奇道:“北魏有何事?”

    长孙无忌道:“《魏书》中曾记载过一个《费羊皮卖女案》。

    “说是费羊皮将女儿卖给了同城的张回做奴婢。”

    “张回购买了费羊皮的女儿之后,为了盈利,将费羊皮的女儿又转卖给了鄃县的梁定之。”

    “犯案动机也比较简单,费羊皮因为母亲病故,但家中贫穷,没有钱给母亲下葬,所以将自己七岁的女儿卖给张回做奴婢。”

    “因为卖价比较低廉,张回为了赚取差价,又将费羊皮的女儿转卖给了梁定之。”

    “也就是说,费羊皮的动机是为了尽孝,而张回的动机是为了盈利。”

    “对费羊皮的惩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