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里喜事多帮忙意外得财源(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陈玉怀在市区西街自由市场和郭老爷子欺行霸市,他有时也在市场里捡漏一些,便宜的蔬菜和粮食。

    这期间陈玉怀,也收了二十斤陈年蟾酥,这些都是没有杂质,纯净含量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蟾酥饼。

    这种蟾酥有效含量,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才是日本进口标准。

    陈玉怀为了明年国家出口蟾酥提前备货,到时候他要狠狠赚一笔。

    他收蟾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完美。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和专注,拿着蟾酥价格仿佛抚弄着就像稀世的奇珍异宝一样。

    陈玉怀这段时间 ,也给曹娟这个好妹妹买了不少的结婚用品。

    他老婆古月英打趣曹娟说:“你老哥现在就像他要嫁女儿一样上心,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他的女儿呢 !”

    接下来,曹娟和古月英就调笑打闹在一起,这个姑嫂两个虽然相差了八岁,但是平日相处的和亲姐妹一样。

    古月英带孩子去地里挑菜喂猪,曹娟这个姑娘每天过来帮忙。

    陈玉怀出去远处外县夹蟾酥,曹娟也把过来给古月英做伴壮胆。

    最终曹娟婚期临近时候,三大件还是没有搞到工业票。

    陈玉怀还是求到市委北关招待所的市委办主任的头上,给这个主任买了一瓶人参鹿茸酒送礼才搞定。

    这个年代一瓶茅台酒才八元五角,这瓶人参鹿茸酒要十三块八角钱,从价格上就能看出两种酒之间的差距。

    这酒里边有着一棵三匹叶的半野生林下人参,还有一截野生鹿茸,甚至,那个装酒的玻璃瓶子都是一个工艺品。

    陈玉怀家东边邻居的院子里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六七个厨师们忙碌地准备着美食,附近的妇女们笑容满面地接待着客人。

    陈玉怀仔细检查着婚礼现场的场地布置、他几乎把附近几十户人家的桌椅板凳全都借了过来。

    那些盘子碗和酒杯食碟也都个借过来,陈玉环不光借东西,那附近的媳妇们也弄过来帮忙,整个婚礼现场陈玉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与厨师和家里操持婚礼的老人密切合作,他们整个家族和周围邻居努力打造一个温馨、浪漫的婚礼场景。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曹娟的婚礼增添了更多的美好回忆。

    热热闹闹的婚礼忙碌了两天时间才结束,陈玉怀和古月英真感觉自己的生活少了一部分。

    曹娟这个姑娘,早就成为陈玉怀家庭里的一份子,这个姑娘一出嫁总觉得少了些热闹,古月英和陈玉怀都流着眼泪送行。

    他们感觉到了妹妹和女儿出嫁时的离别之情。这种朝夕相处的邻家妹妹,以后,每年也只能过年过节才见几次面。

    毕竟,陈玉怀夫妻不是商人那样重利益轻别离,所以,他们夫妻俩很是沉闷了一段时间。

    这一天又是九点半送完大鱼,他就赶到了市区西街的自由市场,他和郭老爷子在鱼货摊前转了一圈。

    郭老爷子随后就准备开始今天的收购野生大鱼的生意。

    然而,他们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卖鱼货赚一次钱,而是借机欺行霸市垄断市区的鱼货市场。

    城区西街自由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陈玉怀大声吆喝着,卖野生大鲤鱼招揽着顾客。

    郭老爷子仗着自己在城区的影响力,这个老爷子和市区有着很强的社交圈子,郭老爷子给捕鱼的农民都是按照批发价,最后收购所有市场鱼货。

    那些,从农村上来的其他鱼贩们也是无可奈何。郭老爷子其实和那些鱼贩形成销售链条。

    他们还可以马上卖出鱼货,腾出时间,再去水库和天然湖泊去捕捞更多的大鱼。

    而且,这边的村长书记也给郭老爷子在一旁呐喊助威,陈玉怀只要出批文和本钱看着鱼摊。

    他就等着的郭老爷子和西街村里的干部介绍人过来买鱼,这些公家单位的采买员只要有货就不怕花钱。

    他们在自由市场行为感觉有嚣张跋扈,但是,陈玉怀知道如果他们镇不住场子。以后,这边市场上的一切收益就会拱手让人,自由市场这就是当下社会利益分配的一处缩影。

    陈玉怀一边卖鱼,一边暗中观察着市场上的蔬菜粮油贩子。盘算着如何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多的粮油菜肉。

    今后,他也好让家族的兄嫂子侄都能沾光。前些日子,陈玉怀给二嫂三嫂家里送了一批土豆和红萝卜,

    陈玉怀的家族团结意识因为大哥变得很强,现在,只要家里哥哥嫂子需要什么物资,马上就和陈玉怀说一声,十天一次送大鱼货时候,他就能把物资给代买回来。

    逐渐的,陈玉怀在大家族里成了有本事的人,前段时间,王延江大哥那边也开了一个自由市场。

    那边是外县三不管地带,现在,那个自由市场由王延江老婆管理。

    为了买到既便宜又好的粮油,还有肉和蔬菜实现这个目的,他不惜与所有市场上的商贩讨价还价,偶尔还拉关系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