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过年就是亲人团聚的日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七哥家的两个女儿夫妻孩子两家人,在陈玉怀家和七哥吃了一顿团圆饭。

    侄女和女婿外甥们带着陈玉怀给礼物,两家人欢天喜地的返回家里。

    陈玉怀和七哥一起去到东屋,这屋子里今天柴火烧的很旺,坐在炕上都感觉到热气腾腾,现在整个东屋都很温暖,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陈玉怀和七哥聊了聊一年的生产队的事情,陈玉怀让七哥多为自己考虑一些,农田分产到户以后的事情。

    农村都是私人家庭经济社会结构,大家都要把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好,个人家庭经济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哥俩个聊天真是一个南辕北辙,七哥过了年虚岁才四十岁,但是思想还不如过世的老爸前卫。

    陈玉怀把东院程老头的欠条给了七哥,不管七哥的磨磨唧唧的话语,他就摆摆手摇头的回西屋睡觉。

    腊月二十六,陈玉怀带着一家人前往岳父家走亲戚。岳父家可谓人丁兴旺,岳父古宝桐有八个兄弟和两个姐姐。

    古月英家族如此众多的亲戚,让陈玉怀感到既亲切又有些应接不暇。

    他们抵达岳父家时,屋里屋外弥漫着浓厚的喜庆氛围。大家见面相互问候,笑声和话语声交织在一起。

    岳父家里今天格外热闹。陈玉怀一家逐一拜访了,古月英的各位父族长辈亲戚,夫妻两个送上新年的祝福,还有家庭问候和年节礼物。

    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无法在每个亲戚家都留下吃饭,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之间的亲情交流。

    在岳父家,古月英带着孩子和舅舅们一起玩,孩子的三个小姨很快把午饭做好了。

    陈玉怀与岳父一家吃饭聊聊天,分享着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家常,气氛温馨而融洽。

    去年,古月英的大兄弟古得田也结婚了,他家的大儿子和陈玉怀家的小儿子同岁,就是古得田家的儿子是腊月生日。

    现在刚刚满一周岁多一点,两个孩子正在一起咿咿呀呀的聊天。

    尽管这次走亲戚的时间短暂,但陈玉怀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通过与亲戚们的交流,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

    即使不能长时间相聚,这份血缘之情也将永远存在。在离开岳父家时,他们带着满满的祝福和温暖的回忆,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陈玉怀一家吃完饭后,悠闲地聊了一会儿天。随后,在岳母的带领下,他们踏上了去岳母娘家走亲戚的路。

    岳母娘家亲戚众多,总共有七个舅舅和三个姨。大姨家那边已经提前看过了,其他的亲戚们或许正在家中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一路上,陈玉怀和古月英满怀期待,他们想象着与亲戚们相聚的场景。

    他们可能会谈论着家常,分享着生活的点滴,笑声和温暖将充满整个屋子。

    当他们终于到达岳母娘家大舅家里,陈玉怀夫妻受到热烈的欢迎。

    亲戚们一会就簇拥而上,他们亲切地问候着陈玉怀和他的家人。

    大家会互相问候过年好,表达着对彼此的思念和关怀。

    接下来,他们一家人聚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大舅母准备的炸货美食。大家一边享受着美味零食,一边畅快地聊天。

    舅舅们可能会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姨妈则会关心着家人的近况。

    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走亲戚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家人之间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分享快乐,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下午四点多,陈玉怀和古月英带着孩子们回家,他们一边欢快的骑着自行车。

    两个人商量一会顺路去三个舅舅家,还有一个大姨解放前跑去台湾了。

    这帮亲戚都不敢提起有大姨的存在,毕竟十年浩荡时期成分很重要。

    腊月二十七,天气寒冷,但陈玉怀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他提着精心准备的年礼,踏上了去王延江大哥家的路。

    一路上,他想着与义兄的情谊和生意,陈玉怀心中满是感慨和感动。

    到了王延江大哥家,陈玉怀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他们坐下,一边品尝着热茶,一边结算麻花批发的货款。

    其间,他们谈笑风生,回忆着过去一起奋斗的日子。

    结算完货款,陈玉怀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曹娟婆婆家。他将余款交到曹娟婆婆手中。

    曹娟婆婆连声道谢,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曹娟看着婆婆的满意笑容她,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个寒冷的腊月二十七的中午,陈玉怀的行动充满了温情。

    他的年礼不仅是对义兄夫妻的尊重,更是对情谊和责任的体现。

    在曹娟婆婆家所在的村子,现在有四十户人家以炸麻花批发为生,已经形成一个商业互助联合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