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神秘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楚怀王。

    项梁还是自号“武信君”。

    新楚怀王、项梁与大伙一起盟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翻译一下就是:各路义军首领,谁先攻破秦都咸阳,就可先称王,与楚王平起平坐。

    *****

    新楚国宣布复国的时候,正是章邯重兵进攻魏国时。

    魏王咎派相国周巿向楚国和齐国求救。

    项梁派出大将项佗、齐王田儋亲自带领大将田巴,随同周巿去救魏国。

    结果,章邯做好了部署,趁着夜里,在临济附近偷袭来援的联军。

    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巿战死。

    魏王咎为免百姓被屠,被迫与章邯谈判,得到可免百姓之罪条件后,投降并自杀。

    临济一战,魏、齐两国同时失去国王,魏国折损丞相,起义势力遭到重创。

    魏王咎之弟魏豹继位魏王,与齐国宗室后人,收拢两国反叛势力,逃往东阿。

    章邯率大军赴东阿围剿。

    *****

    项梁自从见过刘邦后,对后者很是上心。他觉得此人正好可以弥补侄儿项羽的不足。

    于是,项梁将刘邦和项羽合兵一处,派他们去攻打各地秦军,吸引火力,自己率军救援东阿。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的“蜜月期”开始。

    二人联军,一路势如破竹。

    先是率曹参、周勃等将领击破章邯的车骑部队,并收复了魏地的啮桑县、虞县、栗县、蒙县、东缗县、湲戚县等多处城邑。

    项梁亲自带兵,与东阿城内的魏、齐将领里应外合,大败秦军。

    东阿之战,章邯出关后首尝大败。

    要不是齐国田荣“帮忙”,章邯会相当麻烦。

    原来,齐国由于国王田儋去世,引发王位争夺内斗,非常狗血。

    田儋之弟田荣立田儋之子田市为新齐王,要杀死也自立为齐王的前齐王之弟田假。

    田假得到项梁庇护。

    田荣便不不配合项梁对章邯的行动。

    项梁指挥刘邦、项羽联军与秦军展开激烈厮杀。

    章邯退到濮阳,关键时刻,他等来了一支朝廷援军:王离兵团20万人。

    王离兵团里,有10万从城墙上撤下来的长城军士。这次花了很大代价换防,调给章邯平叛。

    于是,章邯在濮阳城拓宽、挖深壕沟,引黄河水环城,暂时龟缩,避开起义军锋芒,同时整军训练,增强新旧军队协调性。

    *****

    刘邦、项羽联军攻破亢父城后,在堙城东历山脚下驻扎休整。

    这天,二人一起饮酒。

    刘邦道:“项将军,咱们很幸运。听说当年舜帝曾在这历山生活耕作。他离开后,历山之人不再为了抢河边良田而翻脸,不再为争河边佳居而争斗,历山人制作的陶器再也没有残次品。这里可真是圣贤宝地啊!”

    项羽举酒敬了刘邦一爵,道:“沛公,我知道你带兵一流,没想到你还如此风雅。我听说过,历山是齐人孙膑的出生地,他曾在这里设馆授徒,留下不朽兵书。沛公所言极是。我对此处也是早就心向往之。”

    刘邦赶紧把酒满上敬项羽。

    二人越聊越喜欢,酒酣脑热之际,也不理会相差二十多岁,结拜了兄弟。

    二人兄弟同心,稍作休整后继续找秦军作战,越打越带劲。

    打到雍丘,把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也给宰了。

    项梁也亲自带着一路大军,在定陶打败秦军,驻扎在那里。

    宋义曾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丞相,反秦起义后投奔项梁。此时他提醒项梁道:“武信君大人,军队顺风顺水打了几个胜仗,如果骄傲懈怠,非常危险。章邯队伍有了新的援军,今非昔比。我对我军将士的心态很是担心。”

    项梁知道他更忠于楚怀王,可能是看不惯自己比楚王强势,故意说酸话、泼冷水。于是派他出使齐国,去问问他们王位内斗闹剧结束了没有?

    宋义出发不久,在路上正好遇到齐国派来的使者高陵君。

    两人闲聊几句,宋义对他说:“使者慢慢走!”

    见对方不解,宋义于是道:“章邯必攻项梁,项梁必败。高陵君疾行则危矣!”

    高陵君听了,若有所思,从善如流,便故意踟蹰以行。

    当晚,章邯绸缪已久的行动开始,他集中30万兵力,趁夜驰奔、偷袭定陶,誓要斩首项梁。

    定陶城门很快失守。项梁被章邯大军轮攻,战至力竭而死。

    是夜为公元前208年9月11日晚。

    齐国使者还没进城,保了一命。

    项梁是楚军的灵魂人物,他的死对楚军打击太大。

    楚怀王立即作出反应,移都彭城,召刘邦、项羽、吕臣等回彭城。先死守此处,商量对策。

    项羽军驻守彭城西,吕臣军驻守彭城东,刘邦驻守不远的砀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