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采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哥王沣将想法与老爹一说,果然被老爹臭骂一顿,差点挨揍。

    两兄弟仰躺在牛圈草堆上,想着办法。

    王沣:“三儿,要不你给爹留片竹书,咱们跑了。反正他也没法去找咱俩。”

    王西风:“唉,二哥,我就怕咱俩死在外头。临死也没与阿娘告个别,她得多伤心啊!”

    王沣:“这倒是。要不偷偷和娘告别再走?”

    王西风:“也不成啊。老爹要是知道咱俩告诉过娘,他还不得天天拿那对牛眼瞪咱娘。”

    “也是。”王沣道:“这也不成,那也不能,难道就这样算了?”

    “不是。”王西风道:“我去和爹说。我不说我们想去搞马回来,只说想随游侠们出门见见世面,也许…”

    “对对对。”王沣道:“你快去吧。就说我俩其实是想出去玩儿。这样,他心思多半转到嘱咐我们注意安全。”

    王沣对老爹的判断是对的。

    王西风对老爹一“坦白”,老爹就沉默起来。

    在老爹心里,几个儿子其实很靠谱。

    当然,小儿子最靠谱。

    出去见见世面倒是可以的。

    哥俩在一起,都是结实身板的半大小子,一个稳重实诚,一个聪明机灵,吃不了大亏。

    最主要的是,听说李广利将军不久前刚刚在河套外面大屠了匈奴,河套北边几乎成了荒原。

    这时候俩小子随一帮长安游侠去走走,危险不大。

    王木章出河套打过仗,想得出无人烟的草原什么样。

    去河套寻野马既然是年轻人的潮流,让他们提前去感受一下也好。他们今后也都是要参军至少一年的。

    反正俩小子养马喂牛,家里省了徭役。最多他们不在这段时间,自己辛苦一些。

    还有,那些牛马非常灵性,多年来都是自己出去找食,准时回来…

    这样想着,王木章就答应了俩儿子的请求。

    还把攒下的金币给了每人5枚。

    倒是老妈和姐姐听说了,担忧得不行。

    姐姐王婗儿特意回娘家,给他们带来好吃的,说着说着急得哭起来 。

    兄弟俩狼吞虎咽,边吃边安慰姐姐,保证不冒险,让她放心。

    *****

    俩哥们带齐证件,办好路引,配置武器,备足干粮,各骑一匹马出发了。

    王沣想参加游侠们的团伙。一打听,二人的装备差太远,加上年龄小,人家根本看不上他们。

    问了几处,最后王沣死了心。

    贵族们的组团更豪华,二人靠近些的心情都没有。

    还有些泼皮无赖、小偷小摸团伙,二人耻与为伍。

    结果是两人单独上路。

    这可是自家的马,得好好爱护。

    一匹刚满四岁,一匹才三岁,又是长途、单骑,王西风自然为马装了马蹄铁、马蹬、简易马鞍。

    这个时代,马上三件在军队里不稀罕。只不过老百姓不懂。

    王沣也没猜疑什么。三弟是读书人,知道的东西比自己多,他早已习惯。

    河西四郡已经设置了十多年。

    最东边的武威郡距离长安两千里,然后依次往西是张掖、酒泉、敦煌。

    要往天山大草原去,就不必到敦煌,而是在玉门关就朝北去。

    武威距离玉门关有1千多里。

    由玉门关往北约2千里,就到达目的地。

    这一趟行程,单程5千多里。所以二人端正了游而不侠的心态。

    王沣与王西风确认:能搞到野马最好,搞不到不要强求。

    王西风点头答应。

    而在他心里,则是活泛起来。

    因为星狗“调侃”似地透露一条信息给他:在敦煌西部有楼兰马场,北部有哈密马场。那些与王西风前世有很深联系。

    前世有联系不顶用,这世无法让人家买账。

    不过只要那里有马,总会有办法的。

    因为王西风出远门的目的是“洗钱”。

    到时支开二哥,向人家购买一批马就可以了。

    只是得让对方配合,让二哥相信是捡到了野马。

    出了长安后,往武威的路上一点也不寂寞。

    有商队,有游侠,有牧民,也有小股换防下来的军队。

    时不时还有疾驰的送信军马呼啸而过。

    只要有钱,路上的物质补给也很方便。简直就是热门旅行线路。

    王沣二人几乎不用操心,随着驿路前行。

    感到疲乏,就找间驿站住下歇一晚,开销也就十几个五铢钱。

    如果要食物,按报价加钱就行。相当方便。

    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大约走了两个月,到了玉门关。

    此地往西去,6百里就到敦煌郡,但那不是二人的目标。

    二人由此朝北去,1千里就是哈密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