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屯田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策是在边境相对稳定、战事较少的时候才更适应。

    现在边境局势正是处在这种时期。

    朝廷同意了赵充国的建议。

    皇帝下旨:北方50万边军中,40万开始实施屯田军制。

    随着“边防军”改“屯田边防军”政策的推行,先是在长城之内,大部分空地变成耕地。

    随后,长城以北的许多空地,也被开垦出来。

    朝廷适时地采取一些鼓励措施,转移了一部分平民人口到边区。

    这部分主要是女性,以弥补女性不足,人口比例失调的现状。

    短时间内,长城内外变了面貌,与内地普通村寨没什么两样。

    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国家耕地面积会得到大幅提高。

    从历史的角度看,赵充国的这项建议,确实起到了当初决策者意想不到的作用。

    1.降低了军费开支。

    这个办法的特点是既没有减少军队数量,又降低了政府对军队的支出。

    如果一下子削减军队数量,许多利益纠缠之下,有不少人会接受不了,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同时,万一战事又起,临时去征兵,质量和数量都是麻烦。

    2.荒地被开垦成为粮田,扩大了粮食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

    3.最具历史意义的一点是:内地农耕文明向北推进了几百上千里。增加了将游牧文明改造成定点放牧文明、甚至是农耕文明的筹码。

    这件事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垦荒运动使农耕边界北移,令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部分,变成了农耕民族。

    最后这点,是赵充国、乃至皇帝、以及整个朝堂都万万没有想到的。

    王西风则想:要不是有后世记忆,自己哪知这些道理?

    这个政策,也只有在匈奴无力南下攻打汉人时最合适。

    而这二十来年,正是匈奴相当疲弱之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