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改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在岭南,二者实质区别却不是很大。

    因为,过去各级官员,大部分出身墨门。只是不公开而已。

    区别只是:墨门身份由暗地里转到明面上,坐实了。不再惧怕朝廷迫害。

    郡守推行这套新政的倚仗是对军队的掌控权。

    改革期间,框架未稳,军权决不能放手。

    后世的戈尔巴乔夫,被手下野心家叶利钦,当着全世界的面侮辱而无可奈何。就是他傻乎乎地没有先搞军改。

    具体来说,苍梧郡三巨头:郡守士丙郏、郡丞黄榉、郡尉桓仁甘,军队在士丙郏手上。他对另外二人有绝对话语权。

    现在是改革初期,整个交州体系都是如此。

    交州三大家族长老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士燮担任会长。

    至于吴王派来的交州刺史,只当他是吉祥物。

    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驱逐他。

    也就是,改革是为了交州七郡有实力与东吴、蜀刘抗衡。甚至独立于朝廷之外。

    改革是对过去只重视经济、不发展军事这一思路的矫正。

    改革初期,最上层不能实行选举制,必须集权。否则容易失控。

    集权范围是州、郡两级。

    郡守、郡丞、郡尉人选由长老会决定,由会长任命。

    但郡守对郡丞、郡尉有指挥权。

    郡丞、郡尉对郡守的指挥不服,可以向长老会提出异议。但必须先行执行命令。

    实际上,士丙郏、黄榉、桓仁甘都是墨门弟子。

    士丙郏还代表士家,掌握郡内税收和江河管理;黄榉掌握着黄家在苍梧郡的铁矿开采;桓仁甘掌握郡内海盐、矿盐制造。

    按照长老会命令,交州五个二等家族,阮、苏、伍、郑、陈,可以从事除盐铁外的任何行业经营。

    也就是说,遇到这五家申领经营市券(执照),郡丞必须无条件颁发给他们。

    这个时代重农抑商,商业经营权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因为农业是国家、民生的基础。重农抑商是为了确保绝大多数人从事农业,保障基本口粮。

    只有荒地得到更多开垦、耕地面积增多,或者农耕技术飞跃性提升、产量大增,政府才能放宽一些商业管制。

    韦西风前一世在关中推出了曲辕铁犁。不知有没有传到岭南。

    五大家族可以全面从事工商业,这是一件大事。

    长老会作出这个决策,一定计算、考虑过粮食保障问题。

    估计要不了多久,岭南的工商业占比,会大大提升。

    那样,全社会工业会发达起来,政府也能得到更多税收。

    发达工业+更多税收,正是军事强大的必要条件。

    为了应对外来欺压,防患于未然,阻风起萍末,交州三大家族长老会也是拼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