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实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六路姚珍、第七路窦霸各领两千人,由汉中分别走子午谷、洛谷,从西面骚扰长安,分散敌军火力。

    刘裕本人抵达彭城后,驻扎殿后督战、指挥。

    晋军兵强马壮,一路势如破竹。小城池、关隘堡垒的秦军死的死、降的降。

    王仲德、沈林子大军沿黄河逆流西进,河对面就是北魏领土。

    虽然事先进行了沟通,但还是产生了一些摩擦。发生了几次军事冲突。

    不过后来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晋军进展相当顺利。王镇恶、檀道济很快攻克许昌、洛阳。

    后秦实力并不弱,精兵十几万,正常情况下,其实应该可以与晋军战成半斤八两。

    问题出在驻守后秦北部安定的大将姚恢,在此时发起叛乱,进攻长安,企图夺权。

    后秦军不得不分兵平叛。

    幸好后秦大都督姚绍威信高、行事果断、部署恰当,很快解决了姚恢。

    即便后秦内部出了问题,王仲德大军在潼关,檀道济、沈林济在蒲坂,还是遭到了强烈阻击。

    战事异常惨烈。

    后秦军队最高指挥、大都督姚绍十分厉害,可是关键时刻于前线病逝。这对后秦军又是重挫。

    ……

    沈田子率领的这路大军,行军路线十分险要,面对的每座关隘都是易守难攻的堡垒。

    每攻下一处关隘,都有不少减员。攻下之后,又要分兵驻防。

    他们这一路最先攻到长安附近,在青泥(蓝田县)城附近扎营休整,准备攻城。

    出发时是一万大军,骑兵一千。

    抵达长安东南的青泥时,总人数只有不到二千人。战马也只剩200多匹。

    萧西风的五人队一直是进攻先锋队,裴都尉保证他们有马匹。

    萧西风的黑驹非常聪明,极少受伤,好好的还在。其余四人的马都换过了。

    他们一路杀过来,斩敌无数。五人虽然时有受伤,但都是小伤、轻伤,不碍事。

    副将傅弘之认为,凭小二千人攻打有大军驻守的青泥城,实在太冒险。建议等待大部队到来再进攻。

    沈田子则认为,大军不知啥时才到,己方给养难说能坚持到那时。他决定迅速攻城。

    他打算亲率500人为攻城先锋。傅弘之带其余人为第二梯队,在后面助阵备攻。

    晋军正在做准备工作时,秦国皇帝姚泓听说晋国这路人马已经抵达青泥,人数很少,便亲率一万部队包围了晋军营地。

    沈田子的血性被激发,他改变计划,下令所有人抛弃营帐、粮草,拼死一战。

    萧西风五人见到四周都是敌军,便抛掉身上所有负累,只剩战马、身上铠甲、手中兵器。

    听到沈田子将军大吼一声“随我冲杀”,四人立即跟在萧西风身后,组成小锥战阵,率先杀出。

    他们一路过来都是先锋,冲在最前面。习惯了闻令即动。

    萧西风的招式是:骑马前冲,拖刀穿梭,旋转,再拖刀回来接应四人。

    刀过之处,缺胳膊断腿倒下一片。

    四人在后只需护好战马、补刀、清理、迎上萧西风的接应、跟着继续向前…

    如此循环反复。

    这一套小战阵经过生死实战锤炼,已经相当熟练、有效了。

    五人很快杀穿了敌军的包围圈。

    没有犹豫,萧西风随即带着四人回头,在外围敌军身后继续绞杀。

    战场上,身后有敌军杀来,是最乱军心之事。

    萧西风五人自秦军后面的攻击,立即吸引了敌军注意力。许多秦军掉头围杀过来。

    四个老乡眼里只有萧西风。他走哪就跟到哪,背靠背向外出招。

    萧西风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朝最近的敌军拖刀过去,又拖刀回来接应四人…

    四个老乡跟在他身后,砍、刺、锤那些伤者,每次出手,几乎都能报销一名敌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