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起杀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田子是个纯粹的军人。或者换个说法,他有些鲁莽。

    他习惯了直线思维。过去有弟弟沈林子在身边,错了有弟弟为他矫正。

    坏就坏在这次沈林子不在长安城。没人为他纠错。

    第一个错是:他的情报、他的直觉都没问题,判断结论基本是对的。但诛杀王镇恶这个级别的军官,他的方式大错特错。

    第二个错更加致命:他没有深入调查、分析王镇恶的盟友,判断入城的危险,便贸然去未央宫向刘义真解释。

    他甚至都没考虑过刘义真一个12岁小破孩,说话能不能算数。

    所以,他自信满满,只带来几个贴身侍卫,就来到未央宫,镇定地向安西将军刘义真,以及一众同僚,解释自己为什么诛杀王镇恶。

    刘义真听了,有些相信。

    因为,刘义真虽然年少,但对父亲的这些手下,直觉基本是准的。

    他认为沈田子将军不是搞阴谋诡计之人。

    正当他搜肠刮肚找词句,准备开口表示理解,让沈田子将军回去稳定局势,先对付匈奴大军再说时,身边的长史王修抢着发话了。

    王修:“沈参军,王镇恶是主公任命的安西将军府司马,你若怀疑他谋反,大可把他擒拿,送来将军府接受审讯。但你却私自杀害了他,那就是严重违反军规。本长史现在要将你先行拘押。然后一面派人调查事实真相,一面以八百里加急上报主公。如何收尾,请主公定夺。你认为怎样?”

    王修的话绵里藏针,带着陷阱,故意让沈田子同意或反对都很难办。

    众人一起看着沈田子,等他回答。

    刘义真觉得王镇恶死都死了,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内部阵脚、先对付匈奴大军。

    但对王修的话,他也不好反驳。于是没有表态。

    沈田子此时根本没察觉到王修的危险性,更没想到他要杀自己,于是看了刘义真一眼,答道:“本参军同意。不过请安西将军大人和长史大人,立即召集将领们议事,布置对付匈奴大军的方略。”

    王修没理会他的话,一挥手,立即有人上前,要收缴沈田子兵器,将他带走去关押。

    沈田子手按刀柄,不愿缴械。

    两边忽然冲出大批卫士,直接与沈田子展开对攻。

    刘义真可不傻,他立即发现王修这是早有预谋。

    自己要是出面制止,对方可能与自己翻脸。那样自己小命就危险了。

    于是,他转身冲向后堂。他的贴身侍卫随后保护。

    沈田子虽然勇猛,斩杀了不少侍卫。无奈寡不敌众,最后在殿前被杀。

    他带来的侍卫们也在宫门外被围攻杀死。

    就这样,刘裕留在长安城的两员大将,在短短几天内陨落。

    王修以安西将军印信,传令傅弘之,授权他集结几部军队,抵抗匈奴大军。

    由于长安城仅剩两位将军傅弘之、毛德祖份量不够,王修以刘义真名义,急调洛阳太守、冠军将军毛修之到长安,接替王镇恶的安西将军府司马职务,负责军事总调度。

    傅弘之调集几部人马,原王镇恶、沈田子的,加上毛德祖和自己的,共2万多人,迎战赫连璝。

    萧西风、赵玖、黄怀薪、黄秋山四人,此时还不知沈田子将军已遇难。

    他们分别藏在泾水河谷两岸,游动监视敌情。

    见到晋军大部队出城,他们立即现身,加入先锋营。

    四位钱塘老乡,萧庆、孙有运、周格、周本材,本来在周耒裨将队伍里。

    他们远远望见了萧西风,于是向长官请示去与萧西风会合。

    报到周耒裨将那里。周耒同意,挥手让他们过去。

    于是,钱塘老乡与武康老乡组成了八人战阵。

    傅弘之让他们作为先锋军尖刀。

    匈奴骑兵大军浩浩荡荡行进,到池阳附近时,前面忽然出现晋国军骑兵。

    赫连璝立即布阵迎战。

    萧西风一马当先,身后七人紧随,旋风一般杀进匈奴大军队伍里。

    像发动收割机开进麦田一样,匈奴兵立即成片倒下。

    傅弘之见此情形,立马率领大军向前冲杀。

    晋军有这样好的开局,士气迅速高涨。

    赫连璝大军猝然间乱了阵脚,只能仓促应战,边战边退。

    到寡妇渡开阔地时,赫连璝命匈奴军回马与晋军决战。

    但仍然不敌,大败 。

    赫连璝大军被杀得只能再次掉头北撤,狼狈不堪。

    晋军一路追杀,追了七百多里才停。零零星星杀敌,也有几千。

    赫连璝丢盔卸甲,一直退到安定城,与父亲会师,这才稳住。

    赫连勃勃详细询问了赫连璝经过。

    听了儿子描述,赫连勃勃对晋军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他安插在长安城里的探子,已经将晋军高层内讧的消息传报给他,所以他才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