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觉得可以这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鸿艺听许参侃侃而谈,兴趣更浓了。

    这时,张鸿艺开口道:“许先生,不瞒你说,这部电影里面,有一段描写的就是岳飞独坐营帐,一盏孤灯伴左右的场景。关于这段,配乐师给配了个孤寂的背景音乐,但我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不知许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许参也来了兴趣:“方便我看下吗?”

    “当然没问题!”

    于是,张鸿艺安排人将片子和音乐都弄了过来。

    先是帐篷外,弯月如钩,高悬夜空,洒下淡淡的银色光辉。

    营帐旁,几杆旌旗迎风而立,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随着镜头的缓缓推移,帐篷内的景象逐渐映入眼帘。

    岳飞独坐案桌前,身姿笔直如松,一身沉重的铠甲紧紧包裹着他坚实的身躯。

    一盏孤灯摇曳,昏黄的光芒映得他身上的铠甲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他的脸庞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尤为沉静。

    帐篷内一片寂静,只有孤灯的微微跳动和岳飞轻微的呼吸声。

    背景音乐如丝如缕,缠绕在心头,带着几分孤寂与苍凉。

    整个画面没有波澜壮阔的战斗场景,只有这静夜中的沉思与凝望。

    就在这时,帐外号角突然吹响。

    激昂的旋律划破夜空,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一名士兵前来汇报:“禀报将军,我军斥候在三十里外发现敌军身影,正朝我军营地逼近!”

    岳飞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脸上的表情变得坚毅而果敢。

    他迅速下达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随着岳飞一声令下,整个营地瞬间忙碌起来。

    片段不长,看完后,张鸿艺说:“这段,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里张导想表达的是岳飞更多的情感吧!”

    “对,只不过也不敢加入太多的镜头,那样会显得造作,与影片整体不协调。”

    许参其实看出了问题所在,当即提议道:“张导,这段可以用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来表达岳飞的心境。”

    “你的意思是,这里加入岳飞作词的镜头?”

    “不是,这里可以用音乐的方式,把词表达出来。”

    张鸿艺越听越懵,完全不明白许参的意思。

    “还请许老弟指点!”

    许参也不含糊,直接说道:“这样吧,我回去给你发一段音乐,你放在这里看合不合适。”

    ……

    许参离开剧组后,就回了公司。

    这就让张鸿艺心里痒痒的。

    两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张鸿艺发现了许参的确有才华。

    先是写出了《精忠报国》这样的大开大合,又兼具民族特色的曲目。

    接下来的谈话,也足见其学识的渊博。

    张鸿艺此时,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许参到底能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

    其实,从许参来到剧组。

    张鸿艺先是称其为小许,然后是许先生,到最后直接唤作许老弟。

    这个过程,足见其对许参的认可和接受度。

    如果是艺海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绝对会是羡慕嫉妒恨。

    他们费尽心思想要巴结的张鸿艺,结果对方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脾气暴躁、不苟言笑的张导吗。

    许参回到公司,对系统说:“系统,定制歌曲《昨夜书》!”

    【歌曲《昨夜书》定制中……】

    【定制完成,请查收!】

    《昨夜书》在地球上是由许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

    这首歌,是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曲目。

    歌词的前半部分是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后半部分是许嵩自己填的词。

    整首词可谓是情真意切,令人惊艳。

    不同于家喻户晓的《满江红》。

    这首词,婉转地表达了岳飞低回的情绪。

    跌宕起伏的旋律线,与迂回曲折的英雄心事紧密结合。

    精巧构思的细节与恢宏大气的格局并存。

    词曲唱浑然一体,从头至尾以步步递进的方式,奉上了一场情绪饱满浓烈的精彩演绎。

    许参很喜欢这首歌。

    更为关键的是,这首歌与刚才的影片片段非常契合。

    许参整理完词曲,又去录音棚将歌曲录制了出来。

    这时,武城和宋宇来了。

    见到许参,宋宇就激动地上前:“叁哥,那个啥,我和武大哥来看看你忙不忙。”

    对于宋宇的到来,许参一点都不意外。

    自打他将《精忠报国》拿去《岳飞传》剧组的时候,就开始惦记上了当初赌注时的那首歌。

    宋宇唯恐许参忘记,特意拉着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