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若来不了,我便去寻他!”

    司徒知礼自信道:“就算古云阁再神秘又如何?总归有办法找到它的!”

    她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回信给楚仁,既然枢密院能够收到楚仁寄来的书札,那么必将有办法,将她的回信寄回古云阁。

    换而言之,太苍学府肯定有人知晓,古云阁具体的地处位置,她准备先从这个方向入手去探查。

    实在不行的话,她还可以通过与楚仁的信札往来,让楚仁将古云阁的具体位置告知自己。

    心思活跃之余,司徒知礼突然发现,她心底那个沉甸甸的包袱,不知何时早已消失不见了。

    抬起头,簇拥在枝头的桃花开的正艳,生机盎然的粉嫩桃花,就好似少女的心一般圣洁。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盛开的桃花原来这般好看?”司徒知礼不由在心里想道。

    面对此情此景,她心里突兀冒出几句诗来:“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尤其是在清晨细雨的滋润下,那一瓣瓣桃花似均匀了粉黛,慵懒却不失优雅,不知不觉间,司徒知礼竟看得有些痴了。

    “去找他?”

    知了也不知道从一旁何处,取来一把油纸伞,一手打伞为二人遮雨,一手抚上了司徒知礼的额头,“小姐,你没发烧吧?怎么开始说胡话了呢?”

    她们连古云阁在何方都摸不清楚,去哪里找楚仁?难不成要在苍茫天地间大海捞针?那未免也太不现实了些!

    “你才发烧呢!”

    司徒知礼娇嗔一声,抬手打掉了她的爪子,“胡思乱想什么呢?线索不是已经主动送上门来了吗?”

    “啊,我知道了,小姐你是想顺藤摸瓜?”知了拧着脑瓜子思量片刻,眸子陡然一亮。

    “怎么样?你家小姐够聪明吧?”愁容尽去,司徒知礼脸上露出了迷人笑容,颇有几分得意地问。

    “还好吧!”

    知了瘪了瘪嘴,愤愤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那楚仁,上辈子到底积了什么德!”

    清脆的雨滴拍打着油纸伞,发出均匀的声音,就仿佛在回应着她的不甘。

    “好人总归还是有好报的,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

    也不知道司徒知礼,听没听见她的嘟囔声,蓝宝石般的眸子含笑,自言自语道:“他毕竟是好人嘛!”

    她是个来历风行的性子,在叮嘱知了要认真修炼,为不久后的历练做足充分准备后,便火急火燎回了楼阁。

    望着司徒知礼急促而走的背影,知了那小嘴瘪的更厉害了,最终化作一道无奈的摇头叹息。

    “桃花桃叶乱纷纷,唯有情钟断人魂,落花流水总无情,多情最是苦佳人!”

    一进屋,司徒知礼连脸颊发梢的雨水,都来不及擦拭,便匆忙伏坐案前,开始着手给楚仁写回信。

    研磨,提笔!

    娟秀妙墨跃然纸上!

    “今一切俱安,接获手书,惊喜之余,心神澎湃,亦如是日霡霂沥沥,久不得静。

    背离南岭之际,初闻君夭亡之噩耗,似突如雷击,心力皆疲,追及君舍,目之所触,庭下已遭无情烈火吞噬,实地唯有狼藉一片,愚虽有心查究,亦无从着手。

    崔氏告曰:君乃是火海葬身,尸骨无踪。其虽言之凿凿,神情悲戚,愚未尽信。

    提及崔氏,君需提防,此妇城府颇佳,愚窥不得分毫,然其修为之深,恐不下于命玄。

    愚甚是怀疑,君之夭亡一事,此妇当难逃干系,至于缘由,大抵是因退婚不成,其心不甘,欲绝后患。

    太苍之妙,妙不可言!若君至此,必定倾心。愚于府内,走动甚少,熟识者尚不及一手之数。

    其中一人,尤为烦人,名曰章缇川,心机沉沉喜献殷勤,君若见之,万望防备一二。

    古云阁,略有耳染,然闻其神秘,故而窥不及一,虽近日常有探听,但仍不知其踪,若君能启此信,切记告知其位。

    时节如流,一别多日,殊深驰系,亦常惶恐,自离家至今,愚日日自责,常思因愚之故,害君落难,愧疚难自抑,思忖未曾停歇,不晓何日,方可查明真相,替君雪仇。

    每每彼时,心如刀绞,无以名状,恨己不争,修为浅薄,不能力及,尽些许绵薄之力。

    今得知君安,额手称庆。诚感苍天开眼,如梦初醒,方知愚心有一良人尔!

    承君情意,铭感五内!庆幸之余,望君安好,视己如珍,凡事三思而行,实力临顶之前,当蛰伏潜修,余事勿念!

    吾既同心同德,何争须臾?前来太苍一事,不急于朝夕。君且宽心,不日,筹将此事禀陈师尊,请她斟酌折中,予以恰当名分,名正言顺入之,可否?

    若有差池,亦勿鲁莽,愚心同枝,当作蒲苇磐石,永恒不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愿君归时,已有轩昂英姿,可与天公争高下,彼时,愚虽恐不及,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