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都是为了生意(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汝水一处屏风后边被搜身,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放他进来。

    当然,进来之后,依旧是一堵屏风,更是让他眉心微蹙。

    “三爷,人来了。”

    白沉水对屏风后喊了一声。

    “嗯。”王三闻言抬起头,然后说,“既然来了,那就不用浪费时间了,说说吧,你们萧家是什么想法?”

    萧汝水听着这个声音,大体能感觉说话的人年岁不大。

    不过稍微缓和一下神情,萧汝水道:“王三爷?”

    “是。”

    “这就是阁下的待客之道?”萧汝水,略显愠怒说,“藏头露尾,未免也太令人寒心了吧!”

    王三原本看着文书的手停了下来,然后看了一眼朦胧屏风后的对方,嗤笑道:“我又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想要骗我出来,然后记下我的模样,找人暗杀我呢?”

    “这……”萧汝水脸色一僵,不由得愤恨甩袖,“君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密则事成,不密则失。直接说你们的价码,合适那就继续谈,不合适那就继续打,没必要在这里叽叽歪歪。”

    “你……粗鄙!”萧汝水差点被气坏了。

    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因为四周不少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眼底的愠怒几乎没法遮掩。

    王三好歹是有威望的,被人这么说,他们怎么可能受着?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萧汝水想到这里,神情变化,终于恢复了平静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便说一下我萧家的想法。三万石,我需要得到未来大同军控制的商道通行权。”

    王三闻言一怔:“你不是来是谈我大同军退兵一事?”

    “谈这个做什么?”萧汝水微微摇头,“陕北局势如此,您就算想要围,又能围多久?我萧家诸人各有生意,但今年的旱情确实严重,若是真如您所言,未来十年,年年旱情的话,陕北这地界只怕要死不知多少人。

    你们能迁走多余的人口,那也是好事。

    所以,我想赌一把。

    照着大同军今日之威,来年必然能稳定控制黄龙山。

    而黄龙山自东向西,若是有人力主开垦,那将来能容纳人口,也不在少数。

    既然有人,就需要盐铁等物资。

    这些,我想……贵军应该很缺。

    只需要与我萧氏合作,在黄龙山内辟有驿道,供我萧氏行动……”

    “打住。”王三摆了摆手,“你的想法我听出来了,但我要告诉你的事,大同军治下,对于商业,并不会过分的遏制。

    相反,我进来已经整理了一些鼓励手工业的律令。只要你们能满足我的律令,你就能在我麾下地界,租三十年的土地,开辟工厂,生产器物,甚至承接我大同军的生意。

    当然,我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上税。

    我也会给优免。

    本来,这些都是之后陆续会公开的,既然你来了,便与你一份。”

    王三让人从桌上取了一份给萧汝水。

    萧汝水愣了好久,又听到王三说:“给你一刻钟,稍微看一下,一刻钟之后咱们继续谈。”

    “多谢!”

    萧汝水闻言赶紧翻开看了起来。

    王三没有说话。

    只是没想到,边军之中,居然会有这样胆大包天的家伙。

    居然要跟他合作搞走私。

    真不怕死。

    但转念一想也正常,萧氏虽然是延绥将门之一,可是萧氏的辉煌在隆庆年。

    之后的萧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门家族,子弟生意更易,各有盘算,基本上距离四分五裂不远了。

    现在大同军打上来,陕北各方势力徒呼奈何,或许就让他看中了其中的潜力,想要趁机渔利也说不定。

    而萧汝水不知道王三想什么,但他看完了王三写的律令之后,心头在直打鼓。

    倒也不是觉得王三这套办法有问题,而是他发现,王三的论述很特别。

    历代针对重农抑商的态度明确,是因为每次王朝开国的时候,天灾人祸,人口凋敝,这个时候你不考虑将已经荒废的土地种起来,将粮食产量增加,难道还考虑鼓励商业?

    而现在,王三则是说,大同军一定可以抢在普遍大灾前,终结大明朝。

    那么,摆在王三面前的就是,预估的人口问题。

    按照王三的算法,整个大明朝,粗略估计得有一亿六千万人口。

    王三能接受的就是一亿两千万人口。

    但一亿两千万的人口,依旧是很恐怖的数量级。

    已经足够支撑两京一十三省完成商业框架的搭建,因此在王三这边,明确了未来大明的产业是:官营产业、私营产业、集体产业的三套规划。

    其中对于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比如矿、盐等产业,要进行官办,然后对于纺织等企业,则是进行鼓励民间百姓开办,而集体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