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两件事(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约束手下。

    如果纵容乱来的,那就是自绝于所有人。

    而且,拿下庆王府,能增强百姓对我们的信心,之后我们对战争债券进行交易改革,他们就会信任我们而购置债券。

    并且为战争债券结束之后的其他债券的发行,奠定基础。

    要知道,债券生意对于我们的军费补充,可不是小数目。

    我们不如明廷有钱,但不代表我们不能通过集资的方式,收拢足够的军资支撑扩张。

    并且债券一旦推行起来,这里头如果有官吏敢贪墨,相信债券持有者,也就是百姓们,绝对会跟着军人们一起讨要公道。

    这也是对于吏治监督整顿的方式,所以都察院的第一个业务,就是接受百姓贪墨举报,然后彻查情况。

    贪墨在一定数额之内,可以不杀,但得罚款,十倍百倍的罚,罚到倾家荡产,罚到没入罪籍,然后拉出去填沟壑,充边塞。

    一人不够,那就将整个户籍上上下下的人,都拉出去偿还债务与罚款。

    什么时候还清了,什么时候出罪籍。

    遇赦不赦!”

    这些官们脸色都凝重了几分,然后将目光落在了张聪身上。

    他也感觉到了压力。

    没想到才几天的光景,压力就落在了他身上。

    “那么张聪。”王三也看向了张聪。

    他一抖,紧张站起来:“臣在。”

    “即日起,你为都察院都御史兼领陕西巡按,如户部陕西清吏司一样,暂时执掌按察司。孤会命人从军中伤残老兵之中选拔读过书的人,让他们跟着你好好的督察贪墨。

    财税,干系了兄弟们未来的行军待遇,孤不想跟明廷一样,害得大家饿得半死。

    也别说我不待见文官,等我咱们这里推行了代金券之后,文官的年俸也能提升一截。

    这段时间苦一苦,熬过去了日子就好了。”

    王三又画了一张大饼,众人起身恭送他离开。

    然后各自退下之后,种光道拉着徐犍子就回去了。

    他还有不少关于债券的疑问,同时也要看看徐犍子准备怎么安排王三的交代,也需要平衡他们这些老兄弟的利益。

    文官这边的头头虽然是他种光道,但种光道能明显感觉到,王三已经从他手里拿走不少权位了,他明面上强了,但实际上弱了。

    因为乡间有了粮行,接下来银行如果出现,代金券一出来,收税权利就等于全部挪到了王三手中。

    户部的命根子就是税!没税,就等于完犊子!

    这个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