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京中与江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延儒的府邸。

    数个周延儒的朋友聚在一起,面色都带着好奇看着周延儒说:“不知阁老准备怎么应对这所谓的自请资产申报?”

    “是啊!陛下用的理由太过官面,士农工商四等,以商为贱。那么朝廷不准百官行商的根源就有了。我们若是反对,就是坐实勾结商贾,随时可能被清理出朝堂。

    尤其是温体仁负责此事……”

    周延儒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思考着什么。

    原本还在讨论的其他人,渐渐熄了声音,然后等待周延儒的回答。

    片刻之后,周延儒才说道:“所谓的申报资产,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你我只需要将家中不重要的股本分子交给族人就成。归根究底,他们还是要依靠咱们的身份避税。

    皇帝想要看到的,无非就是摸清楚江南有多少财税而已。

    毕竟,现在西北有大敌,一旦他们杀出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所以,给点吧。别给他们饿死了。

    还有就是温体仁那边,他知道分寸,不会自绝士林的。”

    一听这话,众人沉吟之后纷纷应下。

    确实如同周延儒所言,给点钱虽然很肉疼,但总比大同军杀出来之后,人和钱都没有了来的值当。

    当然,现在官员们还能多少有点同理心,毕竟他们接触的对象层次都比较高,也很清楚新顺国到底有什么政策。

    但地方上呢?

    周延儒发出信号,让江南配合,这些文书快速洒落各地。

    ……

    同时,应天府,秦淮河畔。

    几社的创始七子:杜麟征、夏允彝、周立勋、徐孚远、彭宾、陈子龙、李雯正在聚在一起,讨论着朝廷上对于资产申报的事情。

    他们之中各有表情,但还没讨论出大概来,边上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几个人。

    众人纷纷打招呼,还没招呼落座喝茶,张溥带着同社、闻社、南社、则社、席社、云簪社等众人抵达。

    而他们抵达,也意味着复社成员基本都来了。

    复社,本身就是崇祯二年的时候,由张溥联系各社集合倡议,最后整理出来的。

    即多社复合。

    “今日,是来欢送张兄、陈兄、杨兄、夏兄……前往京师科举。相信崇祯四年这一科,一定能金榜题名!”

    有人起身来恭贺在场的不少人。

    张溥、陈子龙、杨廷枢、夏允彝等都是挂着笑容,连连谦虚。

    众人饮酒吃肉,放声歌舞,好不自在。

    但再快活,也有停止的时候。

    有人突然开口喝问身边人,不多时身边竟然与之吵起来。

    动静颇大,影响了四周的人。

    张溥作为发起者,赶紧起身来阻拦说:“两位贤兄,因何事争吵?可否说与在下一听?”

    “既然张兄开口了,那在下便说了。方才在下有感江南繁华,可中州旱涝不断,百姓困苦。因而自言自语的呢喃,声音也不甚大,反而在这人耳中,就成了在下通逆了?!这是什么道理?”

    张溥一听这话,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结果不等他说话,之前喝问的那个家伙突然挣脱左右拉扯,上去就把这人衣角扒开,抽出这人胸口藏着的一本书,指着喝道:“这是什么?大同论!你都有这等禁书了,居然还敢说不是通逆!”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

    当然,所谓的禁书一词出现,这个被质问的家伙冷笑着收拾自己的衣襟,一本正色的说道:“禁书?朝廷什么时候下旨了?”

    “这……”

    这人一噎。

    “再者,你手中的乃是上篇,大同论上篇,并未有任何出阁之处,反而都是从历代先贤的着述之中所提炼的言论。难不成,你认为先贤的论述有误?”

    反驳的人整理好了衣襟,伸手取回自己的书册喝道:“再者,此书下卷乃是实学,基于现实,立意民生,其书上所言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人间社会的另一面。堪称高屋建瓴,难道你也觉得有问题?

    再者,我等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是为了能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

    我自言自语发出的感慨,觉得江南浮华,中州困顿,不思其解,自言自语,难道还有问题?

    反倒是你,听我一言,问我是否中举,我答是,你便大闹出声,莫不是想要害我不能入京会试?”

    这一耙子打下来,众人的眼神都变了。

    之前那个闹大情绪的家伙脸都成猪肝色了,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好了两位贤兄,想来是有些误会。”张溥一看,就知道这里头基本跟这个倒霉蛋说的一样,肯定是眼红了。

    否则也不会小题大做。

    此时的江南,可是文化昌隆,无所顾忌。

    就连李贽这样的人物都能容得下,何况区区一本《大同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