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决战察哈尔(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对于未来治理的想法。

    基于现实来看,大王已经在西北尝试了几种方案。

    包产到户、集体农场、建设兵团、军屯。

    但执行到现在,西北的包产到户,因为旱情天灾的缘故,基本全军覆没。

    也就意味着,土地集约化,成为了必然。

    这就是为什么农场推行股份制,先名义分出去,然后集中成为一座座农庄,再引入机械,将大量人力挤出来,最后将这些人力投入沟渠修建,河道改建,水井挖掘,水库建设的水利工程中。

    抗旱需要海量的人。

    而包产到户会争水,争到最后,全部都减产。

    所以我们一来营牛府,就是推行农场制度和建设兵团制度,尽可能集中人力。”

    “可江南不见得跟北方一样吧。”周镳赶紧说,他显得有点紧张。

    “或许吧。不过,你手中拿着的奖励,是债券。”宣传队长指了指周镳手中的奖励债券说,“属于营牛府的债券,债券需要从城市运营的赋税中进行分红。

    收税,是一门技术活,同时也是政治体系中损耗最大的部分。

    节约收税成本,也是历朝历代都在追求的。

    问个人收税,需要动用粮长、或者跟士绅合作。

    于是,皇权不下乡就来了。

    但跟农场收税就简单了,农场是公私合营,属于集体化的一部分。

    租金多少、支出多少、减免多少,都很清晰。

    缴完税,剩下就是分红。

    此外,一块地不仅仅只能耕种,还能放牧、伐木、甚至建设厂房。

    请问,你是愿意直接跟账目明确的集体农庄收税?还是去跟小农们收税?”

    周镳思考,最后叹息道:“我明白了,新顺王已经决定好了,要推行土地国有+农业集体这一条路。”

    “暂时来说,北方只有这一条路能走得通。小冰期的威力,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大王还想要在二十五年内,囊括出一座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疆域。

    粗略估计,至少需要两亿五千万人口,才能在这些疆域节点上铺上人。

    两亿五千万……把大明、后金、吐蕃、叶尔羌、缅甸、朝鲜、安南全部算上,勉强有个两亿人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想要持续运转整个国家,计划与市场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产粮地效率运转。

    当然,若是觉得不甘心,认为自己的未来前途好的,可以出去开拓。

    中国之外,封建夏君。你们想要推行什么制度都可以实验。只要不造反,陛下不会在意你们的。所以,好好干,封建社稷的一员,或许就有你的一份。”

    宣传队长说完,周镳只觉得不饿了。

    饼,是真的大啊!

    都吃饱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