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涤清朝堂,不给机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朝堂,思索。

    王三并没有插嘴,他要试看一下,明朝的文武合议有没有用,不过照着现在的局面来看,应该是没用了。

    除了跟他一起打天下打出来的武将们还有思考,那些文官一个两个都是呆头鹅,都很懵圈。

    其中更有人上前道:“启禀陛下,臣不敢苟同征伐之言。时下前明崇祯帝俨然投降,遵循周礼,这些将官也都是我朝子民。只需遣使招降,必然归心来附。”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愣住了。

    忽的,贺天岸走上前两步,皱眉问道:“遣使你去?”

    这……

    这个官员一愣,没想到会这么说。

    “你叫什么?”王三好奇的问。

    “臣孙之獬。”这人赶紧回答,虽然低眉顺眼,但表现出了兴奋之色。

    被问名字了!

    闻言,王三皱眉道:“不对,你不是在崇祯元年,就被崇祯以阉党削职为民,回乡居住了吗?怎么会在京官之列?”

    “啊……这……”孙之獬傻眼了。

    没想到王三会知道他的身份来历。

    左右一些朝官,也都是心下一凛。

    纷纷低下了头。

    王三扫了一眼朝堂如此动作的人,然后看向刘芝。

    不多时,刘芝从左右拿来了一些情报,来到王三身边递上来:“陛下,这是最新的消息,臣还未阅览。”

    王三拆开,看了两卷,就找到了因由:“韩爌……在哪?”

    “臣韩爌……在。”韩爌跪在地上。

    王三又看向了西边的几个,一一念名字,不是阉党官员,就是其他一些被崇祯清理出去的家伙。

    好家伙,王三让下边去招献前明曾经在京的官员,结果就招纳出了这么些东西。

    吏部尚书,王仕湖吓得上前来报:“陛下。这些人都有些才的前明官员,而且他们都自愿协助大顺的土改,有些甚至付出了不小的协助,都算有功……并且山东籍贯的不少,他们也已经写了书信劝家人献土……”

    王三冷冷看着自己这个侄孙,冷哼一声:“若不是你没有收贿赂,朕这会儿就扒了你的皮!既然是功臣,你是怎么安排他们的官位的?”

    “臣,失察不力,请陛下恕罪!”王仕湖连忙跪下。只是他听得出来,王三这话可不是说他办事不够好,而是对他没有将名单上报给他不悦。

    这一次王仕海一个招呼都没有打,就把一堆的天启、崇祯交替时期的阉党官员全部招上来。

    怎么?是想要再来延续党争?

    看来是这些年打得太顺了,王仕湖他们都丧失了该有的政治敏感性。

    “陛下,臣等都是忠心大顺之人……”韩爌出来准备辩解两句。

    就被王三挥手打断:“你们很好,朝廷需要你们。”

    一言出,这些混进来的前明官员,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去地方吧。”王三继续说,“安排一下,看看哪边缺官,让他们好好的磨砺一下,等下一次崇文阁再见,你们身上的旧有身份也就洗涤了。”

    一听这话,年纪尚小的官,都露出了笑容。

    王三居然期待他们能进崇文阁。

    要知道大顺政权的崇文阁,那可是需要安然度过三年,有所政绩的官员才能入学的,皇帝还经常会进来给他们授课,或者交流。

    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简在帝心,那对于他们的仕途,就会有极大的进步。

    但还有一些年纪大的,表情明显有了变化。

    紧张、不安。

    王三这话,小一辈听不出来,他们这些官场老油条难道听不出来吗?

    摆明了,王三不想他们一进来就身居高位,直接影响朝廷的决策,但为了不留下不能留人的名声,王三选择将他们丢去地方。

    这对于他们花了大力气,好不容易窜进来的北方诸省的官员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陛下,西凉有奏,缺官吏三百之数。”

    贺天岸看气氛不对,缓缓站出来:“我朝以边疆历仕改革贤德为用。前明官宦,不通本朝藩务,理当往边区历练。”

    王三没说话,王仕湖连忙说道:“陛下,西凉省东疆部分,确实有奏请,但由于东部战线吃紧,官吏多增补而来,所以西凉奏请暂时搁置。

    现下既然重新征募了关东旧官宦,确实该拔擢他们之中优异者前往西部支援开发,以充精干。”

    闻言,这些官员也都惊了。

    王三摆了摆手:“此事,吏部跟内阁商量着来。基于五年计划推动协调就行。议题拉回来,山东的孙承宗,没那么容易破。

    既然如此,那就散播谣言,说崇祯已经被朕所杀。

    时下江南各个藩王,也该动起来了。”

    王三想了想,还是决定缓一缓,既然孙承宗想要扼守山东段的大运河,那就不去硬碰硬了。

    先把马祥麟解决掉吧。

    “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